新华网贵阳11月19日电(记者向定杰)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洒在司机龚显华沧桑却坚毅的脸上。趁着装货间歇,坐在驾驶室的他打开手机上的货运软件,再次查看所接的订单。
页面信息显示,这次出发地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龙广镇七星村韭菜分拣中心,目的地是一千多公里外的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导航需要十一个小时。
“我晚上出发,明天中午就能到。”46岁的龚师傅一脸轻松地说。所谓“凌晨在农田、中午到餐桌”,食材要保持新鲜,离不开及时配送。
闲聊之时,数十名工人正熟练地将一捆捆韭菜清洗、打包、装箱。“我们的韭菜都是运往外地,必须按照包装流程把烂叶处理好、把冰块放好、把泡沫箱打包好,这样看着整齐美观,保存时间更长。”七星村韭菜分拣中心工人郑周艳说。
七星村韭菜分拣中心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一个泡沫箱除去自重和冰块,韭菜有35斤。我这次要拉347箱。”与6.8米长的冷藏车为伴,龚师傅一次次将家乡的农特产品外运出山。有时候,一个月就要跑6趟。
在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的七星村韭菜分拣中心,记者看到,各类货车不时进出,有送韭菜来的,有拉韭菜走的,还有送泡沫箱等包装物品的,一改往日偏远山区物流不畅的印象。
“我们从今年3月开始收购,目前货车已经发出一千多辆,买泡沫箱都花了几百万元。”从事分拣中心运营的贵州粤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远珍说,当地韭菜主要发往广东、湖南、江西等地,每条线路都得有车,才能保证每天不间断的供应,好在现在物流方便,用手机在货运软件上下单,随时都能调到车。
据了解,作为全省韭菜发货量最大的一个销售点,这里每年生意流水超过一亿元。翻开账本,朱远珍细数着每天的收货量、发货量。因为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自从2021年分拣中心建立后,周边种植户也不再愁销路。
来到安龙县德卧镇的一处种植基地,上百亩的韭菜成片相连、长势喜人。凑近观察,一垄垄韭菜翠绿欲滴、鲜嫩壮硕。微风吹过,还能闻到阵阵清香。
“种韭菜的好处就是来钱快,比如韭菜是20天割一刀,周期长一点就是25天到28天割一刀,就像发工资一样,一个月发一回。”种植户陈远翠说。
一次种植、多次收割,小小的韭菜因短平快又相对持续,已经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掏出手机,朱远珍找到一段视频,其中记录着今年夏天的收割场景:考虑到白天高温不宜采收,到了夜晚,上百人头戴照明电筒,扎进韭菜田里干活。
“只要不打霜,可以一直干,一般到12月没问题。”朱远珍说,韭菜从种植、管护到采收、加工、运输,产业带动能力很强,创造了不少务工机会。比如帮忙分拣的工人中有夫妻档,有时忙不过来要加班,一个人一天工资就能拿800元。
货车司机龚显华去看韭菜种植基地。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分拣中心特别强调“快进快出”。“韭菜是鲜货,基本上又都是跨省运输,像货运软件满帮旗下车型很多,各种冷藏车都有,能满足我们的时效性。”朱远珍说,一来二去,和很多司机也熟悉了,特别是一些本地师傅经常往这里跑。
记者从满帮集团获得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包括龚显华在内的1600余名党员货车司机到贵州乡村拉货。他们承运了包括蔬菜、水果、禽类等在内的货物近3.4万吨,运输里程近50万公里,有力助推了“黔货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