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县登鲁苗寨:古训守护绿宝藏 古树迸发新希望-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台江县登鲁苗寨:古训守护绿宝藏 古树迸发新希望

2024-06-19 09:37:27  来源:贵州日报

  台江县台拱街道有这样一个绿色村庄:全村120多户人家,20000多棵楠木,600年来,生态理念代代相传,人与树和谐共生。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如今该村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它,就是登鲁苗寨。

  6月12日,记者走进登鲁苗寨进行探访。进入寨门,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一棵棵楠木耸立两侧,苍翠挺拔,枝繁叶茂。深褐色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半山坡,与青山绿树融为一体,如诗如画。

  “目前,登鲁苗寨一共有20000多棵楠木,直径20厘米以上的就有960多棵,最大的楠木直径约1.4米,树龄上千年。”登鲁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细林介绍。

  据悉,一棵楠木至少要生长到60年之后才长出“金丝”,这时楠木成为“金丝楠木”。登鲁苗寨里,60年以上树龄的楠木占60%以上——也就是说,这里至少有12000棵金丝楠木。

  在中国建筑中,金丝楠木被视为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价格不菲。大山深处的登鲁,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曾一度贫困。“为何没有卖楠木致富呢?”这是不少到访之人的疑问。

  “登鲁苗寨始建于明末清初,祖先迁徙到这里时,这片楠木林就已经存在。”村党支部书记张胜毅介绍,为守护古树,登鲁先祖立下“规矩”:世世代代守护楠木林,不得砍伐,也不准捡拾枝条,违者罚120斤米、120斤肉、120斤酒,然后备好酒席,恭请全寨村民就餐,并公开承认错误,保证绝不再犯。从此,生态环保理念代代相传。

  生态良好的登鲁,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和全国首批“绿色村庄”,还被誉为“金丝楠木第一村”。

  新时代,新征程。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登鲁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修建旅游步道、风雨桥、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建立金丝楠木博物馆,向游客展示金丝楠木文化。举办“金丝楠木挂牌认养”“金丝楠木保护体验游”等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参与认养活动的游客已超百人,有260余棵金丝楠木已被认养,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万余元收入。”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村党支部委员张英荣介绍。

  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群。引入贵州云村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村民流转入股的闲置房屋打造民宿,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5栋民宿并正式营业,村民既得租金又有分红。“这些民宿在保留苗族传统建筑风格的精髓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既彰显民族特色,又满足了现代游客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公司负责人田忠鑫介绍,今年4月20日正式运营以来,备受游客青睐,尤其“五一”和端午假期期间,民宿房间供不应求。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民族风情浓郁,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在此休闲度假的湖南游客张先生一家赞不绝口;而负责民宿环境卫生工作的村民周绍花高兴地说,“在家门口上班,工资不低,还能照顾家人。”

  据介绍,下一步,登鲁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条件建设,加快民宿建设,加强村民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并将登鲁纳入“村BA”旅游圈,全力打造旅游目的地。让游客能走得进来,住得舒心,玩得尽心。(记者 王远柏)

[责任编辑:王雪松 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