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族风” 融汇在“村超”-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不同“民族风” 融汇在“村超”

2024-06-12 11:59:2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贵阳6月11日电(记者郑明鸿、施钱贵)这个端午佳节,从四面八方齐聚贵州小城榕江的游客和当地群众,不仅能观看精彩绝伦的足球赛,还能领略西藏、内蒙古、河南、贵州等不同地区的民族风情,可谓是收获满满。

  下高铁后,来自广西桂林的游客胡必乐带着家人直奔“村超”足球场,在场边寻觅到座位后,他们便再未离开。“看了比赛,还能观看极具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胡必乐说。

  6月10日,演员在比赛间隙表演萨迦索舞。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村超’把不同民族,来自各个地方的人聚在一起,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实现了交流和相融。”来自河南的洛邑古城足球队啦啦队领队徐婉婷说,这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汉服文化的平台,“我希望能借此机会,让更多人看到洛阳,了解洛阳的汉服文化”。

  河南洛邑古城足球队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芥花油足球队的比赛结束后,双方队员互赠了礼物,并合影留念。“我们送给洛阳队的礼物是太阳花,在鄂温克族神话中,这是象征温暖与光明的吉祥物。”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芥花油足球队队员斯德布说,返回呼伦贝尔后,他们会将洛阳队赠与的礼物放到他们俱乐部的陈列室里,“其他人来参观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6月10日,洛邑古城足球队拉拉队在场边加油助威。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除了展示各自的民族文化,在榕江,各地的球员和演出人员也对浓厚的贵州当地民族文化有了切身感受。“6月8日到达榕江后,除了适应场地和排练,我们还去了西江千户苗寨和大利侗寨。”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文旅局局长索朗扎西说,在西江千户苗寨,萨迦县古城艺术团的女队员都换上苗族服饰,拍了很多照片,“她们非常开心”。

  身穿民族服饰来看球的当地群众,让洛邑古城足球队主教练司马超印象深刻,也让他对当地民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这是我第一次来榕江,当地的民族文化太浓厚了,群众都非常热情、非常质朴。”司马超说,“村超”以足球为媒,搭建了桥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球队通过比赛,实现了交流,建立了友谊。

  “‘村超’是民族融合的‘纽带’,大家在参与‘村超’的过程中,相互推荐各自的民族特色,增进了彼此了解。”贵州省榕江县居民石文昌说,能够不出榕江就欣赏到各地的民族文化,让他感到欣喜。

  6月10日,日喀则珠峰雪鹰队拉拉队来到比赛现场。新华社发(杨文舒摄)

  “西藏和贵州虽然相隔了几千公里,但文化相通。”萨迦县古城艺术团团长普布次仁说,苗族的舞蹈和藏族的舞蹈,在舞步上也有一些相似,回去之后,艺术团可以做一些借鉴。

[责任编辑:谢素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