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工业主导产业丨盘州:精开“江南煤都”主煤仓-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做强工业主导产业丨盘州:精开“江南煤都”主煤仓

2024-06-18 10:43:53  来源:贵州日报

精开“江南煤都”主煤仓

——“做强工业主导产业”系列报道之盘州篇

  5月16日,盘南2×660兆瓦低热值煤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举行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浇筑仪式,这一重要节点,标志着此项目正式进入建设CFB锅炉综合利用标杆电厂和新能源、循环经济、绿色环保示范电厂新阶段。

  盘南项目位于盘州市大山镇,是贵州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2×66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施。

  作为全国百强县和“江南煤都”的主煤仓,盘州市拥有贵州三分之一的煤炭产能。对盘州市这样的资源型地区而言,低碳转型不是简单地“去煤化”,而是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增量的同时,围绕煤炭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存量进行优化改造。

  与此同时,盘州正加快推进能源产业发展,走好“煤—电—焦—气—化”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着力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竞争能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煤炭产业

  脏、累、苦,是多数人对于井下采煤的传统印象。如今,在智能化煤矿,只需要操作人员轻点鼠标“一键启动”,伴随着大屏幕上各类数据跳跃,远端的采煤机割煤、推溜、移架,煤炭便被运送到地面。高效、智能化成为煤炭开采的新标签。

  采煤机智能切割煤壁、放顶煤作业全自动化、井下移动设备上传排查安全问题、大型设备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24小时在线监测……在位于盘州市的山脚树煤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手段一应俱全,为安全生产、高效经营和技术改造提供了有效保障。

  从“铁锹”到“鼠标”,笨重的采煤工作变成“指尖运动”。盘州市大力推动煤炭产业机械化升级改造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淘汰落后采煤工艺,煤炭产业发展绿色智能化含量不断提升。

  “坚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主导产业不动摇,落实‘富矿精开’要求,抢抓全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机遇,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新建一批、技改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盘活一批、淘汰一批变革煤炭开采方式、创新煤炭利用方式,推动煤矿国有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盘州市能源局党组成员张容籍说。

  截至目前,盘州市煤矿91处共计产能7095万吨。以煤炭为基础,以焦化产业为支撑,推动盘北经济开发区建设省级优质化工园区,加大盘南产业园区化工园区申报力度,推动千万吨级焦化产业布局落实,着力打造“煤—焦—气—化”一体化循环经济。

  在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展示区,精煤、焦炭、煤焦油、液氨、二甲苯、非芳烃、LNG、氢气等产品应有尽有,展示着煤化工产业一步步从粗放生产走向精深加工、由精深加工走向科技创新的精彩蝶变。

  经过多年发展,天能焦化公司形成了煤炭洗选、焦化、化工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废热回收等9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对煤炭精细解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清晰。

  做深做实新能源产业

  关停不具备整合或技改扩能条件的煤矿是做“减法”,发展绿色能源是做“加法”,关停与发展的加减法为能源产业腾挪出了广阔空间。

  老黑山风电场58台风力发电机组产生效益非常可观。据老黑山风电场值班长李玉虎介绍,平均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超350万千瓦时,机组运行10年来,累计发电20.31亿千瓦时。

  一新一旧的转换,是盘州市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在多数人熟知的煤炭资源之外,盘州市还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资源和光资源。盘州市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禀赋优势,全力构建“风、光、水、火”多能互补格局。

  盘州市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发电指标,提高机组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认真研究外购动力煤置换本地优质煤机制,打通陕西、新疆、山西等市外动力煤采购渠道,提升电煤保供能力。同时加大煤炭储配中心建设力度,建设完善煤炭产业配套服务功能,打造百万吨级大型煤炭储配基地。

  在火电方面,加快盘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盘江新光电厂、盘南低热值发电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盘县电厂、盘南电厂、国投盘江机组优化改造,力争新增发电55亿千瓦时。

  光伏方面,推进柏果铜厂沟二期农业光伏项目建成发电,加快推进大山镇新光村一期15万千瓦、高光15万千瓦、鸡场坪一期20万千瓦农业光伏电站等项目建设,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0万千瓦。

  在风能方面,加快推进落喜河风电场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要积极探索生物质发电、微风发电等电力产业,形成新的增长量。

  装备制造集群发展

  盘州市立足煤炭产业对能矿装备的刚性需求,朝着“建成西南地区能矿装备制造基地、长江以南重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目标,全力打造以红果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的能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通过一个大项目的落地,带动一个产业集群,进而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增长。贵州盘誉泰合机械有限公司是由贵州誉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贵州誉创机械有限公司于2018年落地红果经济开发区后,积极发挥“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扎实开展延链补链拓链强链提升行动的成果。

  “我们着力发挥链主企业的带动作用,扎实开展延链补链拓链强链提升行动,积极谋划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零件与材料等领域发展。”誉能装备集团董事长向立告诉记者。

  目前,“链条”企业渐成气候,主营煤层气(瓦斯)开发利用、LNG加气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的盘州博跃新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以及主营充电桩研制、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盘州罗宾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业内已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将煤机设备制造企业、煤矿企业、金融机构和供应链企业纳入平台生态服务圈,构建“设备贸易+煤炭贸易+钢材贸易+物流运输”运营新模式,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为煤矿企业提供一站式定制化解决方案。

  “目前,红果经济开发区能矿装备产业初步形成了掘进、支护、运输以及集整机制造、关键部件制造、易耗件生产、基础加工制造、维修再制造、租赁贸易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体系。”盘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科负责人余琛阳说,盘州已有能矿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52家,带动产业蓬勃发展,“贵州省盘州市复杂煤层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获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称号。(记者 江婷婷 尚宇杰)

[责任编辑:王雪松 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