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来,灼灼桃花开。在黔西南州兴义市绿化村桃花谷,万亩桃花争奇斗艳,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踏春赏花,享受春日美好时光。
“今天天气特别好,漫山遍野的桃花太漂亮了,拍照特别出片。”游客吴玉凤专程到桃花谷打卡,拍特写、拍全景,忙着捕捉桃花盛放的美景。
桃花林的不远处,一群人身穿少数民族服饰,撑着漂亮的油纸伞。独具特色的服饰和艳红的桃花,融合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是从册亨来的,每年春天都会来这里赏花。桃花谷的桃花让人心情愉悦,仿佛置身画中。”穿着“桃花色”服饰的韦梅说。
桃花树下,三五成群的游客或举着手机,或摆出姿势,在欢声笑语中记录下这春日最美的瞬间。桃花林外,一个个村民支起摊位,售卖着各式各样的小吃、手工艺品。
“每年桃花观赏期都有很多人都来玩,一天能卖上千元。”绿化村村民曾显江每逢周末就到桃花谷摆摊,摊位上精致的手工竹制品引得游客频频询价。
每年3月中旬,桃花谷的桃花就会迎来最佳观赏时期,绿化村“以花为媒、以旅兴农”举办各类活动,让赏花经济在春日绽放,撬动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实现风景变“钱景”。
村民赵荣莉正是看中“花经济”的潜力,毅然返乡开起了农家乐“湾湾头小院”。“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来这里的游客非常多。”赵荣莉说,“小院最近从早忙到晚,平均每天有十几桌客人,一天收入能有两三千元。”
“今年桃花节期间,我们接待游客4万人次左右,同比去年增长了1万人次。”绿化村党总支书记龙致会说。
以花为“媒”,绿化村持续丰富“农业+”产业内涵,“春赏花、夏吃果”的沉浸式农旅融合模式,让桃产业发展成当地的支柱产业。
如今,绿化村的鲜桃已有了口碑和知名度,每年桃子上市时,云南、广西等地的经销商都来到村里收购。“桃子销量特别好,我种了20多亩艳红桃,今年能收6万斤左右,按1斤2元左右算,得有十一二万元。”绿化村村民赵仕芳给记者算账说,比起以前种玉米、水稻,改种桃子后收益高太多了。
龙致会介绍,绿化村536户家家种桃树,桃子年产量150余万公斤,销售额超600万元。此外,村里还套种了枇杷、樱桃、椪柑等精品水果,让村民有更多增收渠道。
据介绍,绿化村还将桃产业推广到查白村、合兴村等地,通过育苗卖苗村民多了份收入。此外,还有村民被聘为技术员,以及桃子上市时帮经销商筛果。
“现在村里引进了冬桃、黄桃等,经过试验基地试种后推广。我们要让绿化村每个季节都有水果上市,还要做出品牌,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好产品。”龙致会说。(记者 支太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