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新绿初绽,又到一年春茶采摘时。连日来,随着气温回暖,罗甸县各茶场的春茶开始吐露新芽,陆续迎来采摘期。茶农们抢抓时令和晴好天气采摘今年第一“鲜”春茶,供应市场。
罗甸县上隆茶果场
“我们采摘茶叶的时候,要选择提手采,可以使茶叶保持更好的完整度。同时,选择透气性比较好的竹筐进行盛放,避免茶叶出现红梗红变的情况。”3月19日,在罗甸县上隆茶果场里,来自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茶学专业讲师韦玲冬给采茶工人们讲解春茶采摘需要注意的细节,确保采摘茶叶品质。
走进罗甸县上隆茶果场,漫山遍野的茶树层层叠叠、青翠欲滴,春风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茶园里,经过培训的采茶工人三五成群,穿梭在一垄垄茶树中,采摘今年的头茬春茶。
“我们采摘茶叶按斤计算工钱,一天下来有100元收入。”逢亭镇上隆村村民黄米滑说,每年茶叶采摘时节,她都来到茶果场里采茶,贴补家用。
据了解,上隆茶果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地处素有“天然温室”之称的云贵高原罗甸县逢亭镇上隆村,现有茶园总面积2200亩,目前投产面积1000余亩,主要种植大叶茶。今年以来,茶果场在精细化管理上下足功夫,通过加强科学管护,使得春茶抢“鲜”上市。
“我们在年前对茶园开展冬管,进行了开沟、施肥等作业。”上隆茶果场负责人杨秀鹏说,罗甸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气候,特别适合大叶茶生长,随着气温回暖,茶叶逐渐发芽,迎来采摘期,预计四五天后,茶叶的产量将不断增加。
为提升茶叶效益,保障茶叶品质,今年以来,上隆茶果场改变传统的自产自销经营模式,实行“基地+加工+销售”的企业经营模式,通过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提升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我们茶园在管理、加工、销售上,实行企业捆绑经营模式。”杨秀鹏介绍,今年以来,由贵州茶总管农业有限公司为茶果场提供种植技术服务指导和茶园管理,茶果场茶厂进行茶叶加工,通过合作企业来收购。今年,茶青产量预计达300吨,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提高。
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让罗甸的茶具有萌芽早、开采早、品质优的特点。随着今年茶果场提前开园,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春茶采摘的乐趣。
“层层叠叠的茶园像波浪一样,很漂亮,拍照很出片。”游客罗女士说,这两天天气很好,她和几个朋友相约到上隆茶果场拍照打卡,体验茶叶采摘的乐趣。
近年来,罗甸县始终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依托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优势,把茶叶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来发展,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和科学管护,让老茶园焕发新活力,金花茶产业赋予新动能,不断将绿色生态产业释放长效红利,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罗甸茶产业种植面积达2.76万亩,投产面积达2.56万亩,2025年预计产量1650吨,综合产值1.75亿元。(王冬至 梁超 刘佳鑫 罗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