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春光明媚,遵义市春茶大面积迎来第一采。
位于凤冈县的贵州野鹿盖茶叶基地里,茶农们双手飞舞,快速将一颗颗嫩芽提采下来,放进腰间的竹篓里。中午时分,茶叶基地管护人员将茶青称重后带回生产车间,工人们快速将茶青摊晾。
“我们第一批茶青用于制作龙井茶,再过两天采摘的茶青就可以制作红茶了。”贵州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曹坤根说。在他的指导下,工人们有序进行着杀青、做形等生产工艺。
“我们要用提采法,这样茶叶才不会发黑……新发的茶芽把最小的鳞片留在茶树上,这样它还能再发新芽……”在贵州凤冈县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叶基地里,该合作社理事长罗明刚耐心细致地教授大家怎样科学采茶。
经过年复一年的培训,加上很多采茶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大家对采茶的方法并不陌生。
今年30多岁的村民张念芬手脚麻利,按照罗明刚教授的方法,一天下来,她采摘了4斤7两茶青,每斤工资40元,共计收入188元。
张念芬笑盈盈地说:“孩子上学了,我就来茶山采茶,孩子放学后我就回家带孩子。周末,孩子还会和我上山采茶,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零花钱。”
茶产业的发展给群众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茶产业是遵义市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截至目前,遵义茶园发展面积已达200万亩,位居全国产茶市(州)第2位,全市有四个县以茶作为“一县一业”首位产业,涉茶乡镇达到133个,产业覆盖26万户100万余名茶农。
遵义市主栽品种为福鼎大白,还有黔茶品种、黔湄品种、福建引进的高香型品种、浙江四川等地引进的名优绿茶等国家级、省级地方茶树品种,加工产品主要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也有少部分青茶和黄茶。
经过多年发展,遵义市茶产业现有“湄潭翠芽”“遵义红”“正安白茶”“凤冈锌硒茶”“余庆小叶苦丁茶”“道真硒锶茶”“习水古树红茶”等地标产品,优质的遵义茶叶深受市场欢迎。(记者 王钰燕 郑海海 涂林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