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的真谛-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2/25 10:55:58
来源: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苏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的真谛

字体:

  今年迈入39岁的苏郁,是织金茶园电厂一名高级技术员,2017年,他参加了贵州省电力工会举行的第三届电力职工职业技能比赛,获得了运行专业第一名,参与的多个技术成果获国家专利,创造价值上千万,因此,他先后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技术能手、“贵州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回顾2012年,大学毕业的苏郁放弃了保送研究生的机会,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到了金沙黔北电厂成为一名普通的电厂运行实习生;当时因新建茶园电厂,2013年他又被派到了茶园电厂,参与了茶园电厂两台超临界机组全程的调试过程,在此过程中边干边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苏郁在对电厂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陈再雄 摄

  “在我们这个行业,师傅对工作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徒弟的态度;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优秀的师傅,我的进步,离不开他,即便现在我不在茶园电厂了,也忘不了他。”苏郁感激地说。在师傅的感染下,苏郁也几乎住在厂里,方便师傅带自己一起到现场参与各项攻坚克难的任务,为了自己有更多时间学习,半年来他不回家,利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提升自己,这种虚心、积极学习的态度,让带他的师傅很是欣赏,于是便倾囊相授。

  因苏郁出色的表现和敬业的态度,单位领导经常用他兢兢业业的事例来鼓励其他同事,这正是他被选派到茶园电厂建设初期工作的原因之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学习、充实自我,这让苏郁从一名巡检人员逐渐成长为机、炉、电三个专业的全能值班员、部门专员。他所负责的汽机专业安全指标和经济指标在全国同类型机组中名列前茅,带领茶园电厂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攻克一个个难题,为茶园电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400万元,为机组安全、稳定、环保、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苏郁在记录机械运转情况。陈再雄 摄

  从巡查员到部门负责人,岗位转变了,可长时间养成的与机械设备打交道这一习惯始终没有改变。如今,苏郁依旧坚持每天到现场去检查设备。

  除了率先垂范,苏郁也没有忘记培育新人,面对厂里新进员工,他也是像自己的师傅一样,把自己一身本领倾囊相授。对于新员工,苏郁总是要提醒他们:“我不管你在学校学的有多优秀,你来了以后必须先熟悉现场,你要必须了解它的性能和参数之后,才能更好的去维护它,更好的去操作它,然后在最经济、最安全的状态下工作。”

  当了师傅后的苏郁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除了完成日常的工作以外,还要时刻给自己充电,要求自己每天无论再忙都要花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进行仿真机模拟演练,而在现场有技术攻关和讨论时,他也总会主动参与其中,主动想办法、找方法,帮助解决问题。

  苏郁在检查仪表运行情况。陈再雄 摄

  2018年因工作需要,换岗到检修部门学习,参与了3次机组大修,使自己对机械设备内部结构有了进一步的熟悉,为他在汽机专责岗位更好的履职奠定了基础。

  2020年,在茶园电厂发电运行部副主任岗位任职的他,同时兼任茶园电厂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国家电投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两个工作室开展创新工作100余项,专利20来个,创造经济价值上千余万元。

  2023年,为织金清洁能源公司生产准备,组织调整他来到织金项目建设现场,到织金的他充分发挥劳模的带头示范作用,高效地完成生产准备工作,一是绘制完成现场系统图180余册;二是负责近百名生产新人的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打造公司第一批接管机组调试投运的人才队伍,为实现公司2025年机组顺利“双投”目标夯实人才基础。

  “在我看来,劳模精神体现为持之以恒的毅力,是不实现目标绝不放弃的决心,是脚踏实地、成效显著的勤奋,是勇于创新、专业精湛的勇气。这种精神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将不断激励我磨练自我,保持不屈不挠的斗志,在工作中奋力进取,再创辉煌。”苏郁自豪地说。(陈再雄)

【纠错】 【责任编辑:李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