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岭自治县人民法院断桥人民法庭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全市首个女子法庭,推进法律权威的刚性与法官情怀的柔性有机结合,创新审判机制,有效提升办案质效,矛盾纠纷化解率持续提升,维护了辖区内的和谐与稳定。
断桥人民法庭,有一支由3名女法官组成的巾帼队伍,她们勇于担当,始终践行着“聆听民心,公正为民”的初心使命,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女子法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守护着万家灯火。
“近年来,断桥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我们主要围绕着审判业务、基层党建、诉源治理、妇女儿童维权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方法。比如我们在妇女儿童方面的‘433工作方法’以及在基层党建方面的‘1334’党建工作方法以及多元矛盾化解纠纷中的‘三步调解法’。”断桥人民法庭工作人员朱婷介绍。
断桥人民法庭,聚焦民生,以多元解纷为突破,结合辖区民族特色,广言司法服务,通过分层过滤式调解,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在2024年12月,我们利用‘三步调解法’成功化解了一起共有纠纷,在诉前,给当事人进行法律关系、事实利害的分析,引导他们做出理性的选择。在诉中,我们联合村委通过巡回审判+法庭+村委调解的方式成功化解了这起共有纠纷。在诉后,为了更好地缓和双方的关系,我们通过‘4+1’的工作模式进行案后回访,当事人对我们也是非常满意,在今年年初给我们送来了一面锦旗。”朱婷说。
断桥人民法庭为化解群众矛盾塑造了调解专业品牌,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打造调解工作新亮点,突出抓好重点纠纷和隐患的排查和调处。打造“法庭+联调”模式,发动村干部、调解员、小组长三点力量,建成了线上线下的司法为民服务点,及时了解收集社情民意,确保立案、保全、调判等诉讼问题均能在点上得到解决。
“断桥人民法庭管辖辖区有断桥镇、坡贡镇、白水镇三个乡镇,辖区人口约8万余人,近三年来,我们接受群众法律咨询一千余人次,发现解决问题一百五十余个,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一千余件,调解率达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巡回审理率达百分之四十以上,实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断桥人民法庭负责人张程介绍。
创新执行工作,推进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改革,设立女子执行工作组,按一名女法官加两名女助理执行员加一名女法警的标准配置,一站式进行立案、调解、庭审、执行,着力推动一起案件、一个流程一站式办理。
“在推动诉源治理方面,我们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等人员组成群众评议团,参与案件的评议调解,以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群众明白的理审理案件,通过百姓说事、群众说理、法官说法调处矛盾、平息纠纷,推动诉源治理,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张程说。
断桥人民法庭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积极创新便民审判方法,畅通网上立案、网上保全渠道,围绕庭前、庭中、庭后,采取三步调解法模式,法官在线靠前参与调解,深化基层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使用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进行电子送达,采取贵州微法院微调解、微审判,利用云上法庭视频开庭审理案件等,减少诉讼成本,让群众少跑路。
“下一步,断桥人民法庭将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优势,不断拓宽服务渠道、丰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效,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诉服的新需求、新变化,不断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张程表示。(刘小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