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走进位于遵义高新区的表面处理环保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蓬勃的发展活力。
上午9点,贵州巨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副经理李永林迅速换上工作服,直奔园区,开始巡查各企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巡查一圈过后,他来到园区智慧中心,借助实时摄像头和智能设备的数据分析,精准掌握企业动态。
“作为表面处理环保产业园的运营方,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企业运行情况。”李永林指着智慧大屏说,“目前11家企业都在正常生产,我们24小时不间断值守,每间隔一小时对全园区进行一次全面巡查。一旦发现任何问题,立即汇报并处理,为企业做好服务。”
遵义表面处理环保产业园作为贵州六个电镀聚集优先培育区之一,由巨美环境投资约10亿元建设而成,占地面积约332亩,主要为航天、航空、高铁、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工业产品镀件进行表面处理。目前,园区已入驻13家企业。
紧邻着巨美环境的贵州海华瑞智科技有限公司,于2月5日正式恢复生产。
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的景象。挂件、喷淋、游浸、电泳、烘干……一排排电镀零件经过自动化电泳产线的10多个工艺环节后,通过传送装置来到包装区。“我们正在赶制订单,每天要生产50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端盖。”忙碌一上午后,工人李春林笑着说,“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连闲聊的工夫都没有,干劲十足。”
“去年公司表面处理产值完成约为500万元,今年预计将新增40%,达到700万元。”贵州海华瑞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华介绍。
2024年,遵义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抢抓政策机遇、释放政策红利,全力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回稳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
跑好“第一棒”,冲刺“开门红”。假期的余温尚未散去,遵义市的企业已在新年的征程中全力奔跑,向着新一年的目标奋勇冲刺。
在湄潭县春水堂茶业的厂房内,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一丝不苟地按照生产流程操作。智能化生产线上,茉莉茗香、栀子绿茶、蜜桃乌龙等上百款茶产品经过烘焙、窨制、拼配等多道工序后,被有序地打包装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的线下奶茶店。
“今年2月,我们计划实现2000万元的产值。”春水堂茶业的生产负责人介绍,公司已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并将加强内部管理,全力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推进。
余庆县众多企业也纷纷按下“快进键”。走进贵州球韵体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工人们忙碌地生产订单足球。公司人事部部长魏文告诉记者:“节后开工首日,足球车间已开启三条生产线,工人也在陆续到岗。公司的篮球、足球和橡胶球三个车间,总共可容纳700余人同时工作。”
据了解,2025年遵义市将坚定不移抓产业、调结构,全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巩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良好态势,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记者 程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