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乡村产业带头人“回炉”炼本领-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乡村产业带头人“回炉”炼本领

2024-09-20 09:05:22  来源:贵州日报

从2022年起,我省陆续在浙大、中国农大、上海交大等高校开班——

乡村产业带头人“回炉”炼本领

  8月30日,在百年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室里,一群来自贵州的特殊学员开启了他们第一天的学习之旅。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下来的170余名乡村产业带头人齐聚一堂,展开为期一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学习。

  培训结合贵州农业产业实际情况和培育对象自身需求,采取“4个一”培育模式,即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由知名专家、创业导师、政策讲师和实践导师等组成的一流师资团队,持续跟踪指导学员做大做强产业,引领和带动当地产业提质增效。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计划每年在全国培育约2万名“头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10万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带动全国50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

  从2022年8月起,贵州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陆续在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开班。

  “培训既有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专业技能、调研实践等课程,又能在各高校的实训实践基地现场体验,后续还有专家导师围绕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品牌营销、新媒体运营等进行跟踪指导,大大增强我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产业发展能力、生产实战能力以及联农带农辐射能力。”参与培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

  8月31日至9月14日,在上海交大的“头雁”课堂上,《乡村振兴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农旅电三结合是致富法宝》《互联网+智慧农业》《农产品品牌知多少》等精品课程引发同学们的热议。

  “我们作为涉农中小企业,目前最欠缺的就是经验。课堂上老师讲的满满都是‘干货’,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相信以后会少走很多弯路。”2024年贵州省“头雁”项目培育班学员、贵州海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博说道。

  “通过交流分享,我了解到班里许多同学都在做农产品电商行业,我想利用这次学习机会,在上课之余和同行们多学习新知识,打开我对农业行业的认知。”2024年贵州省“头雁”项目培育班学员、遵义市余庆县杜兰特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于丹妹说。

  “以前在农旅一体化发展方面,我们公司没有长远规划,也没有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这次经过系统性学习以后,我们通过老师讲解的各种案例开了眼界,对农旅一体化管理有了更多元的了解。”2024年贵州省“头雁”项目培育班学员、遵义市湄潭茅坝之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克顺感叹。

  “这次学成回乡后,我将带领村民们盘活民宿资源和特色产业资源,让农业成为三产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2024年贵州省“头雁”项目培育班学员、安顺市平坝区大尧村党支部书记王桃红说。

  8月,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山大学的“贵州省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第一期)培训班”也完成第一阶段的教学。全省精心遴选的百余名“头雁”获得了学习提升的机会,接下来的导师回访、学员互访等环节还将持续为课程增添光彩。

  近年来,为进一步培育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贵州省实施了一系列乡村人才培育项目,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与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6.7万人,但人才结构不优、素质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人事处处长王文虹告诉记者,两年多的时间,贵州省以实施“头雁”项目为抓手,改变了以往短期化、单一化的乡村人才培育方式。在内容上,“头雁”项目帮助各类带头人补上市场营销、金融管理、品牌打造、电子商务等能力短板;在方式上,项目以高校定制化集中授课、学员线上线下交流学习、考察互访、导师一对一带动的方式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农村产业带头人“头雁”队伍正在逐步发展壮大。(记者 邓钺洁)

[责任编辑:刘昌馀 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