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场乡愁浓 “潮”起活力涌-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乡场乡愁浓 “潮”起活力涌

2024-07-25 09:56:09  来源:贵州日报

  乡场总是热闹的。赶场天,拖着长音的吆喝声、来往送货的三轮声、爆米花轰然的炸裂声……是乡村平淡生活里的绚烂时刻。

  在交通还不发达,没有快递物流的年代,乡村的生产生活物资大多在乡场购买。这里不只有买卖,还是乡情家事的“情报站”,各种消息在这里聚集,又四散开去。

  乡场见证着山乡巨变。超市、金店、奶茶店、直播带货……今天的乡场上增添了许多新潮的气息,也多了年轻时尚的面孔。这里是展现农村发展新风貌的窗口,是山乡兴盛的写照,也是承载乡愁的地方。

  藏在山里的买卖

  凌晨5点,戴明蓉就起床了。她已养成习惯。起来后开着满载辣椒的金杯车就赶往周边的乡场。

  “周二平坝马路村、周三安顺二铺场、周四清镇麦格乡,周六在花溪,周日去修文沙锅寨,一周有5天在赶场。”戴明蓉是清镇人,这种赶集方式称为“转转场”,31岁的她已在乡场间“转”了十几年。

  “花溪辣椒,遵义辣椒,河南辣椒都有,赶一场要准备200来斤。”靠着这门生计,戴明蓉挣到了车和房,“也算圆满了。”

  乡场的买卖,总是要赶早的。新鲜挖来的菌子,带着露珠儿的蔬菜,裹着泥土味的萝卜……价格便宜品种多。

  清镇市流长乡赶场天是周日。梁德凤在这里摆摊有三十余年了。每个周日,凌晨4点他就起床,收拾好摆摊需要的长凳和木板,赶到集市支好摊,把近百双鞋子铺张开来,天色已亮,一天的生意就开始了。

  “一双农用鞋,包你穿到明年去。”

  “便宜点嘛。”

  “就是几块钱的赚头,不喊价的。”

  十几年前,梁德凤的农用鞋在乡场上可是炙手可热的,一周得补两次货。“如今,买这种鞋的人不多了,都是些上了年纪的,总是要讨价还价一下的。”梁德凤说。

  “原来我们这里叫席家庄,村边有一条席关大河,前面有一个码头,是周边几个村的必经之地。”清镇市站街镇席关村党支部书记杨建国说,“席关村乡场1991年成立,集市虽小,但它是周边农户兜售农产品的集散地。现在农村多数是老年人,他们散种的农产品,拿到乡场上卖更方便。这份难得的热闹也更接地气,更接近民生。”

  烟火人间风味存

  赶场天在场上吃一顿、喝一口,是赶集的人们最幸福的事。

  一口大锅,炖上大骨和肉,浓浓的汤汁“咕嘟咕嘟”翻腾,升腾的热气带着肉香直钻鼻腔。几张没有靠背的小板凳,一张时刻要找石头垫脚的小方桌,来晚的没座位,就坐在旁边的石阶上,一块青石板被磨得锃亮。

  这曾是清镇市流长乡中街上最受欢迎的地方。一碗热腾腾的汤,撒几粒葱花,就几瓣大蒜,滋溜吸上一口,新鲜的油沫子敷满嘴上。有的还要上半斤“包谷烧”(白酒),一碗汤从日出东山喝到日落西山,“晕”到汤锅铺散场。

  鸡、鸭、鹅在这里交易,浓浓的烟火味也在这里肆意弥漫。

  在有“苗乡”之称的流长,年轻的男女们,对乡场还有别的理解。赶场天还不单单是交易的集市,“七天七天赶一场,郎约妹来,妹约郎。上街赶齐下街转,不见情娘来赶场。”苗族的年轻男女在集市相见、约会,婚姻大事也就在各种吆喝声中谈成。

  离流长乡场不远的站街镇席关村,乡场上只有横竖两排铺位,人们沿街而市,土鸡蛋、种子、农具……在巷道间摆得水泄不通。早上7点左右,随着杀猪匠的第一头猪到来,便热闹开市了。

  杨逊方在街边摆上几筐刚摘的李子,把收款码往筐里一丢,便蹲在一边和其他摊主乐呵呵聊上了天。他说:“每个季节卖的东西不同,现在刚好是李子成熟的时候,就摘了300余斤来卖。好卖就多卖点,不好卖就少卖点,来赶场的大家都认识,一斤三块、五块都在卖。”

  乡场上,像杨逊方这样随性的买卖人不在少数,他们丰富着村庄的集市,也兜售着满满的人情味。

  老集市增添新活力

  丁浪,是把直播卖货带进德江乡场的第一人。在煎茶镇和复兴镇的赶场天,他的直播团队都有固定的摊位,为当地的老百姓和网友们,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乡场。

  早晨8点,直播的架子刚搭好,乡亲们就争先恐后排起队,有背着土豆片的、有带着干蕨菜的,还有挑着刚晒干的笋干和干香的花生、豆子来的。

  “委托我们代卖的,都是山里特有的农产品。像开盲盒一样,都不知道下一个卖的是什么。就是一个接一个,把乡亲们带来的山货展示给直播间的粉丝看,逐一讲解。这一背篓成交完,再接着卖下一个,不收取任何费用。”从去年10月开始,丁浪在乡场上“卖货”的直播间吸引了大量粉丝。他的三个直播团队已巡回覆盖了德江县的10多个乡镇市集,最高的一场销售超过10万元。

  老集市增添新活力,乡场上看到“潮”与暖。时代变迁,集市上不断出现新面孔,经营着新的生意,热闹如旧。乡场上的买卖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流,就这么静静地流淌着,热烈又长情。(记者 梁圣)

[责任编辑:邓娴 刘昌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