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乡村蝶变展新颜 满目新景入画来-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开阳:乡村蝶变展新颜 满目新景入画来

2024-06-21 15:14:56  来源:开阳县委宣传部

  一条条水泥道路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面面文化墙体特色十足……时下,漫步在开阳县的村村寨寨,处处可见乡村美景,一幅路畅人和、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呈现在眼前,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今年以来,开阳县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立足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擦亮农村幸福底色,为乡村振兴增“颜”提“质”。

发展蜂糖李

  聚焦产业发展,鼓起“钱袋子”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美乡村建设才会有持久的内生动力。如今的开阳,“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多元发展”的乡村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支撑。立足生态、富硒、有机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即重点抓好蜂糖李、茶叶、樱桃、黄桃等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同步发展马铃薯、蔬菜、猕猴桃、生猪等富硒特色产业基地。

  在米坪乡黄桃分拣点上,挑选、称重、分拣、装筐、包装等各项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村民们的齐心协力分工协作下,一筐筐新鲜黄桃从米坪发出,销往全国各地。

  由于提早上市,米坪黄桃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们去年就尝过,味道和其他黄桃不一样,比较脆甜爽口,所以今年再过来买一点。”一大早从遵义市赶过来的罗先生说。

  “村有特色产业,启发我们要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开阳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融入品牌体系,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研发和推介,打响做靓‘富硒’品牌。”开阳县硒产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风景如画的龙广村

  促进生态振兴,提升幸福感

  “如今,我们农村硬件条件好了,村子亮丽了,更多人愿意留下来,扎根乡土。”南江乡龙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大模说。

  开阳县将农村“五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生态优美,聚力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开阳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村“治房”“治厕”“治垃圾”“治水”“治风”,深化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升村民宜居质量。目前,全县111个行政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规划合理,人居环境提升效果明显。

  “锚定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目标,大力破解群众上学、托育、就医、养老等难题,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便利度、群众生活舒适度。”南江乡相关负责人说。

  深入推进“蓝天、绿地、碧水、清洁、田园”生态保护计划,不断完善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清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清洁、村寨绿化等设施,禾丰乡穿洞村以“一户一宅”为基础,强化农房管控,抓实乡村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颜值”,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黄桃产业基地。

  劲吹文明乡风,弘扬新风尚

  坚持以融合善治模式引导村民,健全完善村民大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实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广泛开展“和美”系列评选活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同时,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工作,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夯实和美乡村建设基础。

  “以前村里吃酒席,要讲排场、讲面子,家家都在攀比。自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办酒也不浪费了,面子也不讲究了,我们去吃酒也开开心心的。”说起村里的变化,禾丰乡马头村村民宋云连连称赞。

  红事减负,树文明婚育新风。引导群众自觉抵制早婚早育和高价彩礼,积极宣传婚事新办典型,大力促进健康婚育家风。宅吉乡官庄村在红黑榜评选中,多次将家风文明负面典型张榜公示;在今年优秀红白理事会评选中,楠木渡镇红星村格寨友组村民车德伟女儿结婚带头零礼金、零彩礼。

  白事减俗,树文明殡葬新风。针对乱埋乱葬、超标准建墓等问题大力开展排查整治工作,倡导厚养薄葬、绿色殡葬、文明安全祭祀。今年清明节,县殡葬管理所发放6000余份“丧事简办”宣传手册,各地红白理事会广泛动员,得到群众积极响应。

  如今,全县上下积极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乡村“红白”理事会等好的做法,越来越多人把“村里事”当成“自己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焕发新活力。(杨刚)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