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智慧农业精准调控 科学夏管护航粮食安全-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岑巩:智慧农业精准调控 科学夏管护航粮食安全

2024-06-21 17:24:44  来源: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国以粮为本,粮以种为先。贵州省岑巩县坚持“科技强种”战略,走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之路,通过种业“云管家”和智慧制种App,实时精准掌握农情、农作物生长现状数据,科学指导制种农户进行田间管护,有效提升稻种优良率,护航粮食安全。

  在岑巩县思旸镇磨寨村水稻制种基地,植保技术员忙着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 (李昌焯 摄)

  时下正是水稻制种父母本生长管护的关键期,这几天,在岑巩县各水稻制种制种基地,植保技术员按照智慧制种APP发出的农事指令,忙着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水稻制种统防统治“飞防”作业。

  植保技术员按照智慧制种App发出的农事指令,用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李昌焯 摄)

  “我们今天在智慧制种App接到的指令是对这片区域进行病虫害防治。”岑巩县植保技术员庄官俊介绍,用无人机防治快捷、安全、高效,该区域的四百亩地用无人机飞防一天就可以完成,假如用人工的话,20个人喷洒两天还不一定能够完成。

  岑巩县正高级经济师代国权介绍岑巩县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水稻智慧制种管理平台的功能。 (李昌焯 摄)

  岑巩县是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为实现水稻制种制种高产,该县不仅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还在基地里安装了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整个环境的水分、温湿度等农业参数,再通过智慧农业设备,传输到种业“云管家”——“岑巩县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水稻智慧制种管理平台”。技术人员根据智慧农业的大数据平台,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然后科学制定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同时建立遥感数据加农情监测数据加种植经验数据模型,实现水稻制种生产精准化作业,农情数据全方位自动采集,种植过程数字化管理。

  “通过智慧管理这个大数据平台我们可以掌握所有的生产情况,便于有效开展管理,节约生产成本。”岑巩县正高级经济师代国权说,通过智慧管理平台的指令下达能够及时开展农事活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种子的产量得到提高。

  岑巩县正高级经济师代国权介绍岑巩县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水稻智慧制种管理平台的功能。 (李昌焯 摄)

  科技让农业从以前的靠天吃饭到现在的知天而作。该县延伸水稻智慧制种管理平台功能模块推出的水稻田间生产“新农具”——智慧制种App,实现了制种全过程信息由技术员手动记录转变为利用智慧制种App采集储存,同时将系统后台数据与手机端APP连结,用手机实时监测基地内种植环境、作物生长情况等,实现智能化的地块管理、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预测等功能,帮助制种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大户解决制种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我们这个系统具有智慧农机、病虫测防等5大功能,通过系统能够实时检测各个基地的墑情,苗情,虫情,灾情情况,然后我们根据这些情况,发布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活动指令,制种农户就根据我们发布的指令去开展农事活动。”岑巩县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技术员周勇介绍。

  岑巩县正高级经济师代国权介绍岑巩县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水稻智慧制种管理平台的功能。(李昌焯 摄)

  通过开展制种生产全过程数据采集与应用,以及制种监管、制种服务应用建设,提高了该县水稻制种“耕、种、管、收”作业的质量与效率,平均每亩可节约成本500元以上,实现了制种企业及农户提质降本、政府有效监管服务、制种产业健康有序的种业发展环境。

  “通过对管理进行创新,真正做到了节本增效,在产业管理的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有效管理,整个阶段能够节约成本在5%—8%这个范围内。”岑巩县正高级经济师代国权说。

  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稻田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李昌焯 摄)

  目前,岑巩县已建成稻田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5个,共配备高清视频监测设施26套,气象环境监测加密站点设施48套,病虫害数字化监测点5个,农机监测终端设备10套,10个千亩种子产业园的“四情”监测配套设施基本覆盖,实现了智慧农业转型升级,提高了制种基地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为确保该县种业产业稳产丰产、长效发展、促进该县从制种大县向种业强县转变增添“新”羽翼。(李昌焯 何晓燕)

[责任编辑:王雪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