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平移”贵州 “广东标准”落地生根-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广东省中医院“平移”贵州 “广东标准”落地生根

2024-06-04 10:41:12  来源:贵州日报

广东省中医院“平移”贵州

“广东标准”落地生根

  “广东省中医院的品牌、管理、技术、人才‘平移’至贵州医院,实现一体化管理,同质化发展。让技术力量、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都保持广东标准。”在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院长石永勇看来,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以更快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减少患者跨省就医,满足贵州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日前,记者来到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初进门诊大楼,导医会为求诊者递上一杯热腾腾的养生药茶,有菊花、枸杞、陈皮、冰糖……“这是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和养生要点,特制的免费中药代茶饮,希望大家了解中医、认识中医。”门诊部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观察发现,几位求诊者边喝着茶边打听骨伤科主任吴江林的门诊时间。

  “听说是广东来的专家,我来看腰。”

  “他在广东的号难挂得很,现在来贵州坐诊,相对容易多了。”

  吴江林是广东省中医院有名的骨科专家,他在广东时,门诊病人来自全国各地,而今在贵州,患者亦从各地慕名而来。

  “吴主任,检查报告出来了。”一位80岁老人因“外伤致左髋疼痛、活动受限”,辗转两家医院均建议回家卧床休息。老人被疼痛折磨得失眠,家属急得团团转,听闻吴江林医术了得,一门心思挂他的号。“他在贵州,我们就不用跑那么远了。”

  吴江林仔细研究了检查报告,耐心地询问病史,认为老人的伤情有治愈的空间,决定收治住院。

  诊室外,记者听到最多的两个词是“改变”和“方便”。受访患者、家属坦言:“原来是坐火车、飞机到北上广或者是相邻的成都和重庆看病,不算治疗费,路费和住宿费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现在大专家主动来到了我们身边,这种变化非常暖心。”

  202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广东省中医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力争把先进的技术力量、优秀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引进贵州、留在贵州。2023年7月,“南粤杏林第一家”的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正式揭牌。该院总规划床位数1700张,着力建强建优多个专科,发挥中医优势,健全传统疗法中心、慢病管理中心、治未病中心等特色科室。

  “广东与贵州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帮扶协作源远流长。”石永勇表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不仅仅是派出医生将先进技术、理念带到贵州,更是要输出管理经验。“我们是将贵州医院当成广东省中医院的分院进行建设管理,通过深度参与,将两地医疗水准逐步推向趋于同质。”

  但是,贵州医院原有中医底子薄弱,中医大夫缺乏,如何运行才能复制广东省中医院的成功经验,保证贵州医院的“广东标准”?

  石永勇介绍,贵州医院与总院融为一体,每周都有广东省的名中医来贵州出诊、查房、带教、开展手术以及进行健康中医药知识科普。“当这边专科遇到难题,可以随时邀请总院专家过来帮助解决。”

  同时,针对复杂、棘手的疑难病例,贵州医院会线上邀请总院专家一起进行会诊讨论,根据现场会诊意见,形成治疗方案。“也就是说,我们随时可以用到总院的资源。”

  目前,贵州医院已经平移了广东省中医院总院100多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用石永勇的话说,医院的300多名员工都更新了“知识库”,他们定期要到广东省中医院接受培训,医生不少于半年,护理人员不少于3个月,职能部门人员也需培训1至3个月。此外,广东省中医院对贵州医院的医生展开“西学中”培训,广东省中医院名医来到贵州医院开展“师带徒”,让贵州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迅速建起来、强起来。

  “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患者无论在广东还是贵州,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中医技术。”石永勇告诉记者,自2023年12月以来,贵州医院共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中医适宜技术32项,三四级手术占比达85%,并获批国家中医康复中心项目。医院持续保持“广东标准”,以点带面逐步带动贵州中医诊疗水平共同提高。(记者 高琴)

[责任编辑:刘昌馀 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