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行全都有,电灯电话搭起来,走亲串门方便了,生活真的好起来……”近日,在黄平县谷陇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苗岭社区广场上一片欢声笑语,群众载歌载舞,共同唱响新时代移民搬迁社区新生活。
歌以咏志,乐以抒怀。这里的住户,是曾经住在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如今,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近年来,为确保广大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贵州各地始终坚持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党建引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安置点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奋力谱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新市民搬出新天地、拥抱新梦想、乐享新生活。
夯实组织基础 提升搬迁社区凝聚力
“哪能想到老了还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家住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的杨明凤老人感叹,“周围邻居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家门口就能就业,儿女都陪在身边,孙子孙女读书也方便,住在这儿很满意。”
兴义市洒金街道是黔西南州最大的跨区域搬迁安置点,也是黔西南州最先设立新市民街道办事处的搬迁安置点,主要安置普安县、晴隆县、望谟县以及兴义市19个乡镇(街道)的搬迁群众。
近年来,按照“哪里有搬迁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要求,黔西南州新建15个新市民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77个社区居委会,设立党总支21个、党支部102个,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同时,不断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为纽带、经济组织为支撑的基层组织体系,确保将每一名搬迁群众都纳入有效管理范围。
铜仁市建立“1+3+X”领导机制和“党委领导+工青妇主体+其他组织力量、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参与”的组织构架,按跨区县、集镇、村寨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基层党建体系,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片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链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黔南州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建立安置点党组织113个(其中党委11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90个),并推动安置社区党组织全部达标创建,3个支部被命名为省级示范支部、12个支部被命名为州级示范支部。
建强干部队伍 提升搬迁社区战斗力
“网格员小吴对我们很好,有什么事情找他都能解决。”刚从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搬来时,煤气不会用、交规搞不懂,61岁的石耀微感到很不适应,社区网格员的热心帮助,让他渐渐找到了归属感。
按照群众办事方便、服务有效的原则,从江县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采取“社区党支部+网格+楼栋+搬迁户”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把10个安置社区划分成64个网格,打造“管家团队”,将社区党建、民政、治安等9类工作全部纳入网格,为搬迁群众提供精准服务。
同时,社区党组织领办红色物业,打造“家门口”党群服务站,建立在职党员“双报到”服务机制,推动1870名党员干部下沉搬迁社区,通过“代办式服务”“预约式服务”“上门式服务”,为居民提供燃气、电力、广电、自来水等50余项便民服务,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突出选优配强带头人,着力优化社区“两委”班子结构,强化帮扶工作力量和后备干部人才储备……贵州各地坚持“机构不撤、队伍不散、力量只增不减”的要求,着力建强安置点党政队伍、社区队伍、帮扶队伍,全面增强社区党组织战斗力,确保易地搬迁群众生活安心、舒心、放心。
江口县选派省、市、县8名驻村第一书记,16名驻村工作队员到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在村(社区)驻村,为安置点各项服务提供坚实人力保障。
兴义市实行动态管理机制,每季度召开1次党政联席会议,专题对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履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不能胜任的,及时进行调整补充。
创新治理模式 提升搬迁社区亲和力
时下,走进贵定县金南街道福来社区刺梨加工厂,工人们正在操作台前将采收的刺梨鲜果进行分类、切块。“现在工厂上班一天可以挣100多元钱,而且离家近,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里,很安心。”在工厂上班的搬迁群众吴廷群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安居乐业同步,服务治理并重。贵州各地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强化社区服务,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贞丰县全面推行金色创业卡、绿色就业卡、黄色爱心卡、蓝色务工卡、红色党员卡“五色管理”模式和市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纪委督单、平台晒单、群众评单“六单”机制,不断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榕江县探索推行“积分”治理模式,开展爱心志愿服务积分储蓄行动,通过“制定一套积分管理标准、建立一个积分兑换超市、打造一批积分奖励平台”,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雷山县在搬迁社区探索创建“合约食堂”,规范婚丧酒席办理,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盘活闲置资产,积极构建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新机制,有效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党建聚力赋能,服务提质增效。贵州各地坚持党建引领,让新市民在新家园的幸福生活持续升级。(记者 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