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2023-09-05 10:11:28  来源:贵州日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从2022年夏天开始至今,贵州开展的“村BA”“村超”成为各族群众共享共乐的文体盛事。这两项乡村体育赛事更是火爆出圈,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目光。“村BA”“村超”也为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村BA”“村超”的成功并非偶然,“密码”在于根植于群众需求。篮球运动在台江县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逢节必比赛、比赛先篮球,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篮球队。榕江足球已经有了80多年的传承史,这个不到40万人口的山区小县,有5万人会踢足球,群众基础深厚。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阶段,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提升和满足后,农村群众也必然会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在“村BA”之后再现“村超”,这充分体现了农民群众对于新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特别是这两项赛事具有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和谐了乡邻关系、引领乡村文明风尚。同时,“村BA”“村超”推动了乡村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进一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只有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换为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才能在心灵深处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可、认同。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智慧结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全面深入开展,需要积极创新载体,采取形式多样的手段。“村BA”“村超”作为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文体活动,为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了平台,开辟了场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载体。从赛事组织来看,这些赛事由当地政府、村委会、民间团体、学校和村民共同参与组织,强化了政府、社会组织、群众之间的关系。榕江县有汉族、苗族、侗族等20多个民族,周末“村超”比赛日,万人空巷,场内座无虚席。火热的贵州“村BA”“村超”同样也吸引了来自广东、上海、四川、江西等全国各地的球迷。榕江县政府统计,“村超”举办的一个月时间内吸引游客42万余人次,其中本地游客30.39万人次,外地游客11.61万人次,全网浏览量超20亿次。今年春季在台江县台盘村举办的“村BA”总决赛,比赛现场观看人次超10万,全网浏览量突破10亿人次。“村BA”“村超”搭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全县各族群众、全国各地游客共享“乡村嘉年华”,共同谱写了各民族同胞牵手大团结的盛宴。

  促进各族人民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村BA”“村超”将体育赛事与民族歌舞、民族艺术、民族节庆等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侗族大歌、苗族芦笙、多耶舞、摆王木鼓等民族文化通过赛场、媒体等渠道展现给全国乃至全世界,凸显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优势,传承了优秀民族文化,树立了民族文化自信。同时,不同村寨群众的特色文化表演,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了贵州各民族之间、贵州同全国各民族之间的广泛的文化交流。“村BA”“村超”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展览、互动体验、互动交流,不仅展现了体育文化,同时也是多重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彩展演,使人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提升了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可与情感依托,对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提升各族群众之间的团结力、凝聚力大有裨益。“村超”还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众多国内知名媒体报道或全网直播,赢得了广泛赞誉,让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美好画卷,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形象传遍全国、走向世界。

  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村BA”“村超”通过各种有形、无形的方式方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汇于赛场设施、文化展演等各项活动中。球场边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标语无处不在。球场上比赛精彩纷呈,更有文艺、美食、爱心等助力“村BA”“村超”,侗族大歌、民族服饰展演、板凳舞、芦笙舞、古瓢舞、游戏互动、亲友团、啦啦操以及卷粉、凉拌粉、米豆腐、甜藤粑、糖糕、腌鱼、牛瘪、西瓜、杨梅等齐上赛场。“村BA”“村超”由此成为体育的盛会、歌舞的盛宴、美食的天堂。各族群众通过看球赛,品美食,赏歌舞,融入了一片欢乐、和谐、团结的氛围之中。这些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润物细无声”地有形有感有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浓厚情感,生动诠释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各族群众在集体生活体验和切身感受中强化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认同。(周真刚)(作者单位:贵州省民族研究院。本文系国家民委2023年度民族研究委托项目〔2023—GMI—016〕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邓娴 刘昌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