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石阡县:探索“12345”工作法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省石阡县:探索“12345”工作法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2023-07-21 16:30:50  来源:石阡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贵州省石阡县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抓手,创新探索“12345”工作法,不断强化巩固、拓展延伸贵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质增效。

  强统筹

  健全一套体系

  石阡县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服务中心指挥体系,以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枢纽平台,负责研判、决策、解决各类重大问题,建立起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治理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了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综治中心覆盖全县19乡镇(街道),辐射辖区315个行政村(社区),紧盯与群众联系紧密的社会治安、矛盾纠纷、便民利民等突出问题,运用“社情民意联排、安全隐患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员联管、政策法规联宣、致富项目联建、困难家庭联帮、邻里互助联动、环境卫生联治、文明新风联树”的“十联”工作法,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前哨阵地。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会治理网络,全力打通了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石阡县三级综治中心采取“一日一报告、一周一分析、半月一研判、一月一调度”的工作模式,逐级形成联户、网格、村级、镇级、县级研判工作机制。2023以来,已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18起、摸排管控重点人员2.3万余人、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248件、政策宣传6000余次。

  扬优势

  打造两个阵地

  石阡县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管理新模式,按照标准化、数字化、实战化的原则,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着力为基层治理聚力蓄势赋能。

  建立线上阵地,依托“铜仁市综治平台”“网格通”“智慧综治”“网格联户微信群”等数字化平台系统,石阡县设立了包含综治中心、网格员、联户长的“云端办公室”,构建起了“综治平台+大数据+网格化”的新模式。

  在推进“数字乡村·平安村寨”建设的过程中,石阡县投入使用网格通1075个,智慧综治8065个,网格联户微信群8503个,着力打通了“信息壁垒”,实现从“群众跑腿”到“家门服务”的积极转变。

  建立线下阵地,在县、级、村综治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石阡县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社会服务最大化”的原则,科学设置公共服务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服务室等多功能服务室,推动各类综合服务下放中心,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的切实转变,做到居民办事“一站式”服务。

  “通过整合资源,健全管理机制,充分运用“网格化+信息化”的治理体系,使综治中心成为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一道坚实防线,有效提升了市域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石阡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符前江表示。

  聚合力

  压实三方责任

  石阡县推动干部扎进网格、服务嵌进网格,将“千条线”聚拢到网格这根“针”,真正做到了“网格零距离、党群一家亲”。

  始终紧紧抓住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这个“牛鼻子”,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模式纳入基层党建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考核,推动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地见效。同时,针对矛盾纠纷频发、信访问题突出的乡镇、村(社区),建立函询、诫勉、约谈党组织书记工作制度,充分调动基层乡镇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采取一包到底、一抓到底、责任到底“三个到底”的工作方式,石阡县将315个村(社区)科学划分为19个片区,每个片区选派县领导对点联系,县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部门负责人从旁协助,每个村则由乡镇班子成员具体包保,通过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压实直接负责人的责任,示范带动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全部重心下沉、主动跟进。

  此外,乡镇、村居还将网格员、联户长、片区民警基本信息及工作职责“明白卡”、网格联户“明示牌”进行张贴公示,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基层治理“全覆盖”、群众诉求“快响应”。

  补短板

  建立四项机制

  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推动形成社会治理合力。石阡县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域社会治理架构,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落地落实。

  建立党委领导机制,全面落实“党政统揽、政法统筹、行业主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基层乡镇定时召开分析研判月例会,以及平安建设成员单位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会议,找准问题症结,加以分析研判,提出整改措施,推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建立走访排查机制,组建以综治、乡贤、退休干部、五老人员为主的5个走访排查工作组,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利用网格员、联户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特殊人员、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实行每周滚动排查,并建立工作台账。明确片区、网格、联户三级包保责任人,创设了片区每月一走访、网格每周一走访、联户常态化走访的服务管理新模式。

  建立多元化解机制,对走访排查的问题分类汇总,转交职能部门和工作专班办理,并限时办结、跟踪回访。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一对一制定化解工作方案,实行清单化管理,对一时无法化解的,严格落实领导责任,持续包保稳控化解。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制定《石阡县网格员、联户长考核激励办法(试行)》,落实网格员、联户长赋三权激三励机制,将村(社区)干部纳入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同步考核,要求乡镇每半年开展优秀联户长评选活动,对评选为优秀的网格员、联户长各发放现金奖励,并颁发相应证书。

  “坚持制度先行,明确工作责任,制定激励措施,有效发挥网格员、联户长的职能作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石阡县综治中心负责人郭锐如是说道。

  促发展

  开展五项“治”理

  石阡县充分发挥政治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效能、心治桥梁、文治引力的“五治”作用,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成效。

  加强政治引领,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搭建多元共治平台,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形成党委统筹领导、乡镇、村(社区)狠抓落实、平安建设成员单位紧密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夯实自治基础,通过院坝协商、党员大会、群众会、走访了解等多种形式,制定《村民积分制管理》《乡村村规民约》等制度,引导群众自治管理。

  强化法治保障,推行司法确认、巡回法庭、设立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辖区315个村(社区)均设置矛盾纠纷调解室和组建司法调解队伍,推动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

  深化德治教化,组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依托“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宣讲活动,县法学会会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多形式开展法治宣讲,通过以案说事、以案警示,倡导文明新风,深化乡村治理。

  增进文治引力,依托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建立“红色全科”网格体系,健全完善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文治”体系,不断打造“文治”特色品牌,全面提升“文治”服务品质。(曹家仁)

[责任编辑:王雪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