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水质是否正常、河道河岸有无乱搭乱建、生活污水是否直接排放……这是何啟银每周巡河时的例行工作。
何啟银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盘江镇长江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隶属乌江水系的洛北河甲书堡河段的一名村级河长。空闲时间,他总要打开手机中的“河长App”,点击“开始巡河”后,沿河岸边走边记录。
“我负责的河段长1.5公里,每周至少走一遍,碰到问题现场处理。遇到现场解决不了的,会逐一登记并跟踪整改。”何啟银说,今年以来,他已巡河近30次,总距离超过40公里,甲书堡河段水环境总体保持良好。
何啟银在使用“河长App”。新华社记者骆飞摄
在贵州,像何啟银这样的河长有2万多名。作为长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构建涵盖省、市、县、乡、村的五级河长体系,全省4697条河(湖)共设置河(湖)长22755名。
“凡是老百姓叫得出名字的河流,都有河长负责。”贵州省黔西市河湖长制工作站负责人杨松说,河流治理涉及问题点多面广,推行河长制以来,各级压实护河责任,改变了“九龙治水”状态,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马路河是毕节市的市管河流之一。一段时期,受沿岸煤矿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马路河水质逐渐变差,一些地方出现黑臭水体。
实行河长制后,毕节形成“五级河长”接力联动,马路河治理按照河长“下单”、责任单位“接单”、街道乡镇“办单”、考核部门“督单”的“四单联办”模式,对存在问题逐一进行销号整改,实现水质稳步提升。
化屋村护河员正在打捞河面枯枝。新华社记者骆飞摄
杨松介绍,河长制推动形成了党政负责、部门协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河湖管理工作格局。尤其是一批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了河“长治”。
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沿乌江一级支流六冲河而建,过去村里的网箱养鱼曾一度让六冲河受到污染。2017年,黔西市加强对六冲河水环境治理。
“在六冲河化屋村河段河长的带领下,化屋村近50户网箱拆除,40多艘渔船上岸。”黔西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任汪西金介绍,为治理六冲河,当地制定了“一河一策”方案,按照问题清单倒排时间表,推进问题整改。
“河长制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的有效举措。”汪西金说,拆除网箱、禁渔只是六冲河治理的一小部分,还要落实水质监测、岸线保护、水生态修复等工作。
化屋村驻村干部艾星介绍,化屋村坚持水中问题岸上治,通过实施坡改梯、退耕还林提升森林覆盖率,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0余座,发展有机种植、林下养殖等方式,实现六冲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贵州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114条主要河流222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8.2%;23个出境断面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记者骆飞、吴箫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