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晴隆:锻造乡村“主心骨”激活振兴“新引擎”-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晴隆:锻造乡村“主心骨”激活振兴“新引擎”

2023-07-15 15:44:29  来源:晴隆县融媒体中心

  晴隆县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紧紧扭住“人”这一关键要素,深入实施乡村人才“三位一体”培育计划,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两个功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晴隆县东西部协作村(社区)“两委”干部异地挂职经验交流座谈会。(龙维供图)

  聚焦“人”这一关键,建强乡村振兴“先锋队”。在乡村振兴队伍“建”和“强”上做文章,推动人员力量向乡村振兴一线汇聚。一是建好青年“突击队”。坚持县级统筹、分类指导、一村一策,严格选派标准和“联合会审”,选派234名讲政治、有情怀、能力强、作风好的干部组建74个驻村工作队,建强新一轮乡村振兴“突击队”,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二是建好村级“指挥部”。认真落实抓乡促村责任制,实行“乡编村用”,招聘100余名乡镇事业人员作为村级文书,出台《村级文书管理考核办法》,管好用好文书队伍,选派34名选调生担任支书(主任)助理;研究出台村干部专业化管理方案,探索健全村干部岗位等级、薪酬制度、考核评价、目标管理、教育培训、选拔培养、激励保障、监督约束等管理制度,动态分析研判“两委”干部,采取培训、跟岗、试岗等措施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三是建好振兴“生力军”。抢抓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契机,通过“团队带团队”“师带徒”等方式推进教育、医疗、科技“组团式”帮扶,培养本土人才272名,培训7000余人次,选派70人到帮扶地学习培训。深化东西部协作机制,出台《大亚湾区—晴隆县东西部协作党群“山海同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扎实开展“山呼海应”梦想点亮、“山盟海誓”人才培育、“山海相依”协同发展计划,携手打造党群助力东西部协作工作品牌,选派120名干部到广东大亚湾学习培训,举办青创人才训练营活动2届,服务青创人才2400余人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能团体二等奖、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网络直播营销个人项目一等奖等,59家粤港澳大湾区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加入“圆梦大使”“帮扶大使”队伍,募集社会爱心资金640余万元,为7840余人点亮梦想心愿。

  大亚湾——晴隆县东西部协作党群“山海同心”工程。(三宝街道供图)

  聚焦“能”这一基础,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把乡村干部能力提升作为基础性工程,着力提升乡村干部能力本领,为乡村振兴减负赋能。一是做好能力提升“加法”。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和乡村振兴骨干“双培养双提升”行动为主抓手,采取能力提升一批、学历提升一批、跨省挂职培养一批等措施打造过硬村级干部队伍,组织55名村干部(骨干力量)进行学历提升;实施乡村干部培训工程,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采取业务辅导、领导考问、现场测试等方式培训乡村一线干部、帮扶干部5期1.5万余人次。与大亚湾区建立村干部培养协作机制,实施村干部“跨省异地”定向培养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50名以上村(社区)干部、骨干力量,挂职期间大亚湾区每人每月发放5000元以上报酬并落实相应保障,目前已选派两批22名村干部挂职锻炼。二是做好村级事务“减法”。认真落实《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和省、州要求,建立县级减负工作机制,开展村级事务减负动态监测,会同民政等部门梳理“三清单一制度”,实行一月一调度,定期召开推进会,及时发现问题、疏通堵点,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行政事务多、机制牌子多、证明事项多、报表台账多等难题,106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挂牌清理规范工作。三是做好激励担当“乘法”。认真执行“周记、月结、季导、中评、年考”以及一季一清单、一季一督导、一季一研判“三个一”管理制度,每年对各村(社区)“两委”开展1次以上分析研判,组建4个督导组按季度对全县15个乡镇、106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一轮督导,压实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和帮扶责任,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和单位、个人、社会多方互动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健全和落实一线干部保障政策措施,激励一线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2022年以来从基层一线提拔使用干部157人,晋升职级289人,受省州表彰先进集体12个、先进个人24人,更好激励一线干部担当作为。

  沙子镇乡村建设技术指导员聘任大会暨乡土人才工作交流座谈会。(沙子镇供图)

  聚焦“效”这一根本,书写乡村振兴“答卷”。一是提升党建引领质效。以“四抓四比”为载体,建立“晒比述评”长效机制,采取“督导+观摩+述评+考核”的方式,组织15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10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74名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全面激发乡村干部的强大动力,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主体、社会助推“四方作用”得到有效激发。沙子镇探索党建引领“345”乡村建设新思路,坚持群众主体地位,群众真正成为乡村“设计师”“施工队”“美容师”,投资150余万元改造350余户人居环境,实现“花小钱办大事”,走出符合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子。二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持续深化“五型”发展模式,采取县级领导包村指导、单位定点帮扶、强村带动弱村等办法,建成茶叶、花椒、食用菌、薏仁米、中药材等加工厂房30余个,投用冷库1.3万立方米,创建东西部协作共建林下菌药产业园、糯薏仁大数据产业园等2个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山海相依”协同发展计划带动“黔货出山”销售额1850余万元,晴隆鳙鱼、晴隆脐橙、晴隆糯薏仁分别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三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契机,聚力创建17个省、州、县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探索“村民说事”“党员服务圈”“15分钟服务圈”等服务群众机制,一体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升级版,真正把试点村打造成为党建引领组织全面振兴的试点,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罗开峋)

  沙子镇三合社区乡村建设成果一角。(三合社区供图)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