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笔楼|真的舍不得!-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千笔楼|真的舍不得!

2023-07-07 17:20:57  来源:新华网

  夏季,是离别的季节。

  完成中考高考的学子离开母校,与同学老师作别;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与相伴多年的师友作别……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还有另一种离别:朝夕相处的第一书记离任,村民冒雨告别;工作队轮换,村民含泪相送……

  男女老少一大群人,有的拥抱握手,有的含泪耳语,雨水泥水泪水挂在脸上,有些土气,但满含实诚,给人温暖和力量。

  一句句告别,道不尽村民的感激和不舍;一次次拥抱,透露着干部和村民的鱼水情深。

“舍不得你走!”

  清晨,贵州省独山县影山镇友芝村还笼罩在一片薄雾中。

  天灰蒙蒙的,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不少村民早早来到朗木树组广场,给驻村第一书记莫光胜送行。

  五年前,莫光胜主动请缨,来到友芝村做了驻村第一书记。2021年,任满到期,当地村民联名写申请挽留,于是,莫光胜一干又是两年。

  村民们站的这个地方,当年是一片坑坑洼洼的泥地。如今,已建成了平整宽阔的混凝土广场,大家在这里聚会健身、休闲娱乐。

  “这是莫书记争取资金修建的。”

  “莫书记驻村这些年,给我们修广场、建基站,帮我们发展刺梨,带我们致富增收,干了不少实事。”

  细雨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件件、一桩桩,盘点起莫书记这几年给村里办的实事。

  “你最有发言权。别的不说,就刺梨这一项,你家去年就有20多万元吧?”

  被问的村民,叫孟志贤。他的脸上,有好收成的喜悦,有高收入的羞涩,更多的是离别的沉重和落寞。

  “莫书记,我们舍不得你走!”

  “得空一定回来看看!”

  村民把自家出产的大米、鸡蛋、辣椒,还有一针一线手工缝纳的鞋垫,硬往车里塞。莫光胜一个劲儿推辞,但好像也无可奈何。

  莫光胜和村民一一握手,叮嘱他们各自需要注意的具体事情。大家点头答应,有的红了眼眶,有的掉下了眼泪……

   贵州省独山县影山镇友芝村原驻村第一书记莫光胜(右)与群众道别。新华社发(柏玉迪 摄)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各地各部门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以来,全国有20.9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56.3万名驻村工作队员扎根一线。如今,两年过去,随着任期结束,新干部到任,和莫光胜一样,许多驻村干部将要离开。

“做些有意义的事,让村子有所改变”

  相似的场景,还出现在贵州省德江县沙溪土家族乡大寨村。

  来自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刘杰,两年前来到大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面对大寨村这样一个山清水秀、古香古朴的村寨,如何让村民能够富起来?刘杰说,这是他来到村子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为此,他走村寨、访群众,了解村情,和村民商讨发展计策,为村子找到一条发展旅游业的路子。

  基础条件不好,就从建设抓起。他筹集社会资本400多万元,拓宽大寨村的道路,平整村里的广场,整治村子的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没有名气,就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自己文艺专业的特长,刘杰拍下大量短视频,把大寨村的古朴静谧、清凉美丽,通过网络介绍到全国。随着一个个短视频的热播,一个偏远山村,一时成为远近闻名的流量村。游客慕名而来,村里的旅游业起来了,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贵州省德江县沙溪土家族乡大寨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刘杰(右)与村里的天麻种植户交流。新华社发(阙莉淑 摄)

  两年下来,村民们告别了“下雨出门双脚泥,夜晚出门两眼黑”的生活。

  村民都说,刘杰黑了、瘦了,是累的。刘杰说,一切辛苦都值得。

  得知刘杰离任要走,大寨村的村民自然舍不得他。

  “在有限的时间里,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让村子有所改变。”这是刘杰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的诺言。

  很多驻村干部,就是怀着这样淳朴而美好的愿望,远离亲人,来到偏僻乡村,与村民同吃同住,为改变山村的面貌奔忙。他们用全身心的努力和付出,换来农村的发展和变化。这一切,村民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一份长长的交接清单

  轮换离开之际,贵阳市开阳县长红村原驻村第一书记杨胜武看着金灿灿的枇杷林,眼里满是不舍。

  为了帮助继任者尽快掌握村情,他写下长长的交接清单:“长红村全村枇杷种植面积达1700余亩,目前,投产1200亩,年产值在1500余万元以上。枇杷产业是长红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前景良好,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宽销路……”

  这样的交接,记录着对工作的思考和设想,也透露出对村民的牵挂和不舍。

  和杨胜武一样,不少干部任期已到,但仍记挂着一些项目没有完成,一些想法没有落地。于是,有人选择留下,再干两年;有人写下细致绵长的交接清单,献出发展的“锦囊妙计”,方便后来者更快上手……

  驻村有期限,服务无尽头。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在一批又一批驻村干部的手中传递。

  2021年以来,仅在贵州,就有1万多支驻村工作队、3万多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投身乡野。他们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贵州省开阳县长红村原驻村第一书记杨胜武(左)指导群众办理业务填写表格。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摄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要始终怀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把群众真正放在心上,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不论是长期留守,还是短期驻扎,群众都会把你记在心里,都会“舍不得你走!”

  就像大家熟知的那句话:“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只有心里装着人民,人民才会把你高高捧起”。

  出品:李俊

  监制:常爱玲、齐慧杰、周宁、令伟家

  统筹:令伟家

  终审:于卫亚、安涛、张越、张焕、何险峰

  文字:向定杰

  漫画:潘红宇

  编辑:李代祥、缪异星、张铎、陶虹

[责任编辑:王雪松 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