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东西部协作 黄埔独山共推轴承产业质效双升-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10/22 18:00:23
来源: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深耕东西部协作 黄埔独山共推轴承产业质效双升

字体: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独山县紧盯产业发展这一核心支撑,通过跨区域协作推动其快速发展。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广州黄埔区与独山县聚焦独山轴承产业,以资源整合、精准帮扶为抓手,在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为当地群众增收、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推动设备迭代升级 提高生产效率

  走进贵州元诚实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挥舞着,将轴承毛坯抓取、打磨、加工,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标准,既保障了轴承品质稳定,更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我们生产线设备的迭代升级,得益于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注入。”贵州元诚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伟指着运转的生产线向笔者介绍,设备升级后,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精度,还打破了此前产品质量瓶颈,让公司能更快速、稳定地承接来自海外市场的批量订单。

  在园区的另一端,贵州丰达轴承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自动化改造带来的变化也十分显著。

  生产线上,精密设备持续发力,主轴精准切削轴承毛坯,经磨削、校准后的零件,随传送带缓缓流向检测环节,设备与工序无缝衔接,尽显自动化生产的井然与高效。

  “自2023年东西部协作资金注入后,我们第一时间投入设备升级。”贵州丰达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岑显礼告诉笔者,累计新增的130余台精密设备,让产品精度从P6级跃升至P4级,不仅满足了高精度领域配套需求,更同步吸纳80名本地群众就业,实现技术突破与民生保障双向发力。“后续我们会持续深化设备与技术融合,在扩产的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岑显礼说。

  据了解,为让协作资源精准赋能产业,独山县深化“广东资源+贵州企业”的东西部协作模式,借助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紧扣市场需求,2023年至2025年累计投入1280万元协作资金,专项建设精密轴承自动化生产线,建成后通过租赁模式与关联企业合作。

  “我们将协作资金统筹用于核心生产设备采购,通过设备租赁与企业建立稳定合作。”独山县百泉镇项目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刘沂东说,“现在租金收益已转化为民生分红与村集体经济,精准覆盖全镇监测户、脱贫户,让协作资金实现可持续惠民,切实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刘沂东介绍,这种“资金建设备、租赁促循环、收益惠民生”的模式,不仅为轴承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推动园区企业加速自动化转型、提升生产能力,更在产业壮大与群众增收间搭建起稳固桥梁。

  加强专业技术支持 筑牢品控防线

  设备的更新迭代让企业生产“如虎添翼”,而专业的技术支持,则为独山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拧紧了“安全阀”,破解了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轴承产业园检测中心内,技术员手持待检轴承,先用外径规初测尺寸,再固定到高倍显微镜下,逐点核查表面瑕疵与精度偏差。一旁,校准仪器实时校准检测工具,所有数据详细记录归档,为企业产品质量把控提供精准技术支撑。

  这一精准高效的品控流程,是独山县聚焦园区共建与产业痛点,与黄埔区深化会商、统筹双方资源,着力破解技术难题、补齐发展短板的一大重要举措。

  2023年,两地投入19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共建轴承产业园检测中心,该中心可提供10余项检测服务,满足园区年产10亿套轴承检测需求,年均开展检测服务超100次、抽检轴承产品1000余只。检测中心的建设和使用,不仅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筑牢品控防线、提升市场竞争力,更以可靠的品质保障吸引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加速轴承产业集群化发展进程。

  提升群众从业技能 强化人才保障

  此外,独山还始终紧盯轴承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强化人才专业培养,全力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为破解产业人才短缺难题,2024年,独山县利用3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改造轴承实训场地、购置实训设备,建成专业化轴承实训基地。结合协作地区的培训经验及用工标准设置课程,开设了涵盖电工、焊工、轴承车工、轴承磨工、轴承铣工等8个工种的培训,提升轴承从业者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促进劳动者稳岗就业增收。

  在人才支撑下,独山县轴承产业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2025年以来,实训基地已成功开展16期培训,惠及569名学员,通过培训,预计人均月收入增加500元以上。

  “在保障我县轴承产业人才需求的同时,我们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产业优势,与我县劳动力资源优势相结合,通过与广东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了‘培训、输送、就业’一体化通道。”独山县就业局局长王晔表示,“根据东部企业的用人需求精准培训,让我们的群众带着技术走出去,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从设备更新到技术护航,从人才培育到产业链完善,黄埔与独山的协作始终向深而行。如今,独山县轴承产业已实现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的跨越,未来,两地将持续深化协作,以轴承产业为核心支点,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乡村振兴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覃娜)

【纠错】 【责任编辑:廖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