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根基牢 丰收景里“邮”担当-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10/17 10:02:48
来源:新华网

藏粮于地根基牢 丰收景里“邮”担当

字体:

  新华网贵阳10月17日电(汤子仪)金秋时节,黔中大地稻浪翻滚,刺梨飘香,一幅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缓缓铺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贵州省分行紧扣国家“粮食安全” 战略与贵州省乡村振兴部署,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米袋子”“菜篮子”,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走出了一条兼具邮储特色与地方适配性的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粮安基石,金融守护“米袋子”

  “在邮储银行的帮助下,我们的资金和运作趋于稳定,还引入了财务和电商运营团队,现在电商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一半以上,抖音平台大米板块全国销量第一!”贵州爱民米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爱民提及邮储银行助力企业发展时感慨道。

  坐落于广顺经济开发区凯佐社区的贵州爱民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与自然条件,历经16年深耕,已成长为集粮油产、购、储、加、销、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西南地区规模领先的大米加工企业。截至2025年8月,公司固定资产达2.5亿元,拥有7条大米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70万吨,还建成10万吨粮油储备库,2024年实现产值4.02亿元,2025年预计产值突破6亿元。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阶段,资金需求始终是核心议题。针对农业企业抵押物不足、生产季节性资金需求大的特点,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精准对接,针对其生产经营特点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为爱民米业提供2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分两笔于2025年1月13日发放800万元、3月31日发放1500万元。“邮储银行给我们提供的贷款基本全部用于采购原粮,占原粮总采购的20%,保障了生产线全年不停产、不停供。”公司办公室人员屈芳介绍。

  这笔资金不仅及时填补了企业原粮采购的资金缺口,保障了生产线的稳定运转,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依托稳定的资金支持,爱民米业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模块,科学管控生产与成本,打造70余个品牌、5种大米品类,产品荣获“贵州好大米”“省级放心粮油”等称号,真正实现了“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产业兴村,刺梨结出“黄金果”

  走进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联排别墅错落有致,柏油马路直通家门,漫山遍野的金刺梨挂满枝头。谁能想到,这个如今的省级小康示范村,曾经是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省级二类贫困村。

  2012年,大坝村找准产业发展方向,立足贵州特色资源,决定发展金刺梨种植产业,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搭建育苗大棚开启脱贫之路。然而,却在扩大规模时遭遇资金难题与市场价格暴跌的双重打击。关键时刻,邮储银行安顺市分行伸出援手。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村支书陈大兴表示:“大坝村发展到今天,邮储银行的支持力度一直很大,从一开始的信用贷款3万元到现在的30多万元,利率也一直是最优惠的,日常还给我们送一些物资、做一些宣传栏!”

  2022年,邮储银行安顺市分行深入大坝村调研,结合村情实际将其列为“信用村”,实施整村授信,为村民发展产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8月,已累计向大坝村信用户放款195.4万元,助力农户发展金刺梨种植与民宿建设。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大坝村探索出“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统一技术培训、农资采购与销售,不仅扩大金刺梨种植规模至5000余亩,还延伸产业链,依托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如今的大坝村,金刺梨年产量稳定在240万斤,年创收1200多万元,采摘季每天带动500至600名村民务工,发放工资约60万元。真正让“小刺梨”变成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从守护“米袋子”到培育“致富果”,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始终以普惠金融为纽带,将服务下沉至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未来,分行将继续聚焦地方特色产业,以更精准、更高效的金融服务,让丰收的喜悦遍布黔中大地,为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纠错】 【责任编辑:周远钢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