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里的十二个意象·秋月
十月,是属于“秋月”的时节。“秋月”在中国古诗词中是凝练时空的镜鉴:既照见个人的乡愁与孤寂,又折射出宇宙的永恒与宏大。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月为纽带,连接时空与亲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以秋月为引,追问宇宙与生命的终极意义。秋月亦承载着中国哲学的澄明之境,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展现空静和谐的隐逸情怀。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则以永恒之月反衬人生无常。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以声音入诗,写出大唐气象的宏阔。白居易《琵琶行》中,则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映照出中国人对自然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
十月已至,愿您心若秋月,澄澈明亮;前程如月,一路光明。
记者:欧东衢、周芷若、陈嫱
【纠错】 【责任编辑:卢志佳 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