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30日电 9月29日,“诗画金秋·欢歌同行——媒体大V看毕节”采风团走进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贵州省织金县,深入探访织金洞、平远古镇等文旅地标,实地感受这座古城在推动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深度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
采风团首先抵达毕节市首个5A级景区——织金洞。这座享有“中国溶洞之王”美誉的地下奇观,以其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的宏大空间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群,集中展现了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魅力。洞内“霸王盔”“姊妹玉树”等景观在灯光映衬下更显神秘瑰丽,成为大家镜头下的焦点。
织金洞内景观。新华网发(于航 摄)
随后,采风团来到平远古镇,作为织金文旅新地标,平远古镇以1.36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构建起“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平台。夜幕降临,采风团成员漫步青石板路,记录丁公祠、名人文化园的璀璨夜景,并在“深山集市”亲身体验蜡染、刺绣等非遗技艺。古镇通过“一核一街一环一带”的空间布局,将水西彝族文化、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融合,已荣获“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称号,展现出文旅夜经济的旺盛活力。
采风团在平远古镇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烙锅。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织金的美食文化同样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以清代名臣丁宝桢命名的宫保鸡丁、蕴含“八仙”文化的水八碗、风味独特的荞凉粉等特色美食,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舌尖上的经济”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从地质奇观的科学开发,到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从古镇新韵的打造,到美食文化的传承,织金县正通过系统化布局,构建起自然资源、历史文脉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新格局。此次采风活动通过媒体视角,生动展现了织金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于航)
【纠错】 【责任编辑:卢志佳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