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制造”硬核支撑新晋“世界第一高桥”-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9/29 10:32:47
来源:新华网

“贵州制造”硬核支撑新晋“世界第一高桥”

字体:

  新华网贵阳9月29日电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主跨径达1420米,是目前世界山区峡谷第一大跨度钢桁梁悬索桥;其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超越北盘江第一桥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被誉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这座“超级桥梁”是贵州基建的又一经典之作,展现了贵州交通建设的智慧与力量。其中,位于贵州长顺经济开发区的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与专业的服务保障,成为项目重要建材的供应商,为大桥供应了平联、腹杆、次横梁、纵梁和拼接板等建材,总重6480多吨,占全桥总重的三分之一,成为了大桥稳固矗立的重要支撑。

工人在车间生产。

  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对建材的强度、耐久性、抗腐蚀性等指标要求极高,尤其是面对峡谷复杂的地质与气候条件,建材须具备更强的适应性。为此,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专项技术团队,从原材料筛选、生产工艺优化到质量检测,全流程严格把控,以定制化方案匹配工程需求。

  “我们采用的是超声波探伤,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操作流程,按照设计图纸上要求的熔透深度进行控制,不允许焊缝中有气孔、夹渣、未融合、融合深度不够的情况。”负责焊缝探伤检测工作的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无损检测人员梁潇说。

工人在车间生产。

  另一边,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电焊工段长李剑说,公司承接的是杆件和一部分桥体的制作,焊接工序所有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对质量要求都非常高,都要严格按照工艺规范来制作和焊接。据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徐庶介绍,这些建材都是专门研发设计定制的,在制作过程中,确保符合蓝图和制作规范,在质量方面,焊接、拼装等都要经过严格的质检、互检、专检三道工序;在生产方面,公司有专门的生产基地,有两个轻钢生产车间,以确保生产需求。

  建材生产达标是“护航”的第一步,面对花江大峡谷复杂地形带来的运输挑战,以及施工现场对建材安装精度的高要求,从生产工厂到峡谷施工现场的运输保障与后续衔接,同样关乎工程效率与质量,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全链条服务机制,将保障延伸至生产之外的运输与售后环节。

运输中的大桥建材(资料图)。

  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徐庶说:“我们有专门的公司负责运输,确保途中不会出现问题,我们会到现场去和工作人员沟通对接,现场如果有问题能及时反馈给我们,我们会进行检查、排查、处理,确保后续质量不会出现问题。”

  “参与建设‘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心情很激动、很自豪,因为也为大桥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今后我们会继续为中国的基建作出贡献,争取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徐庶说。

  “在整个花江峡谷大桥建设过程中圆满完成了我们的生产任务,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一定要抽空去跑一下花江峡谷大桥。”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无损检测人员梁潇说。

  花江峡谷大桥的建成通车,将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为全球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七冶压力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此次深度参与,既是企业技术实力与服务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建材企业赋能世界级基建项目、彰显“中国建造”品质的生动缩影。(罗远鹏 韦振东 姚旺)

【纠错】 【责任编辑:卢志佳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