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25日电(卢志佳)9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酒业协会主办,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茅台杯”中国(酱香型)白酒酒体设计大赛在仁怀市举行。
来自全国的84名顶尖酒体设计师汇聚一堂,他们通过理论考试、酒体设计等形式进行了一场“舌尖上的比拼”。经过两天角逐,来自贵州茅台的选手折桂,来自四川郎酒的两位选手分获二、三名。
9月23日,选手在比赛中。(主办方供图)
“白酒的灵魂设计师”
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有一道神秘而重要的工序——勾兑。以酱香型白酒为例,其酿造过程中有七个轮次,每个轮次的基酒风味都不相同,有着独特的特征。
为了让每一瓶出厂的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具有良好的风味和典型风格,以及保持质量稳定,酒厂需要将不同的基酒进行“酒与酒”的勾兑,勾兑方案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就是勾兑师。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18个新职位信息,勾兑师有了新名字——酒体设计师。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将酒体设计师称为“白酒的灵魂设计师”。
宋书玉在赛事开幕式致辞时说,酒体设计涉及科学、艺术和人文等领域。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酒体设计需要基于对酿酒原料、微生物发酵、风味化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实现酒体的精准设计和稳定生产。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酒体设计需要具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对颜色、香气、口感的精心调配,打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魅力的产品。
9月23日,选手在比赛中。(主办方供图)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一级巡视员王双清说,酒体设计作为展示酒体个性特征、典型风格的关键环节,成为白酒企业的核心技术,因此酒体设计师是酿酒工艺技术的“核心技能岗位”。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在赛事开幕式上表示,酒体设计师是连接基酒多样性与产品典型性、独特性的桥梁。酒体设计师不仅要能精准辨识不同轮次、不同年份、不同风格基酒的风味特征,更要通过科学配比与艺术勾调来实现去芜存菁、取长补短,达到“百酒调和、恰到好处”的境界。
“我们是基酒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再用自己的技术和灵感,把基酒调和成市场接受、消费者认可的好作品。”参赛选手、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酒体设计师杨涛说。
“竞赛不是对技艺的重复演练”
白酒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其文化底蕴深厚,传统酿造技艺精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白酒就应该固步自封,永远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重要转型期,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和个性化表达的需求日益增长,也要求白酒行业不断守正创新。
“‘守正’是坚持传统茅台酒生产和典型风格,‘创新’就是在人的经验和感官之外,借助先进仪器解析酒里的风味成分,帮助设计师更深入全面地了解酒体,从而提升酒体设计的效率和精度。”来自贵州茅台的参赛选手蔡琴琴表达了她眼中的“守正创新”。
9月23日,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王双清也鼓励选手,要在比赛中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将创新元素融入酒体设计中,为白酒产品带来新的活力和魅力,推动白酒行业不断创新发展。
“举行酒体设计大赛,不是对技艺的重复演练,而是对传统的再解读、对未来的再创新。”在宋书玉看来,除了应对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白酒未来更应该进军国际市场,这也需要白酒建立跨文化的风味沟通体系。
“我们要在保持东方韵味与传统根基的同时,探索更国际化的审美表达与产品叙事,让中国白酒不仅被国人喜爱,更被世界欣赏。”宋书玉说,酒体设计师还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和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设计,要成为中国白酒的“翻译官”与“文化使者”。
“酒体设计人才孵化器”
本次竞赛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理论考试成绩权重占5%,实际操作包括酒体设计(权重占80%)和感官品评(权重占15%)。实际操作中的酒体设计又分为酒体设计方案和作品两部分,参赛选手需提交“最大化”和“最优化”两个酒体设计方案和作品。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选手陈强、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选手侯晓、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选手胡会分获比赛前三名。
9月24日,比赛前三名选手接受颁奖。(主办方供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贵州茅台从事酒体设计10年时间,陈强参与勾兑了26000吨茅台酒,即使拥有丰富的经验,为了在比赛中争取好的名次,陈强仍然在业余时间反复进行“轮次酒识别”和“质量差异识别”的训练,最终才能一举夺魁。“这次比赛,我们要从6家酒厂随机抽选三家酒厂、共33个酒样里鉴别老酒、窖底酒、轮次酒,然后再进行‘最大化’和‘最优化’的方案设计,难度还是很大的。”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赛事闭幕式上说,三年来,茅台本着“以赛育才、以赛兴业”的初衷,聚焦搭建“基酒研究-勾兑技艺-品质评价”全链条交流平台,通过实战比拼打磨选手技艺,培育专业勾兑技能人才,将酒体设计大赛打造成行业核心的“技术竞技场”,和赋能产业的“人才孵化器”,持续为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宋书玉说,举办全国白酒酒体设计大赛,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场竞技。它是产业的风向标,是创新的实验场,更是酒体设计人才的孵化器。“通过大赛,我们可以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酒体设计人才,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9月24日,评委在品评选手作品。(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