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差70万元订单未完成!”9月初,安顺市普定经开区吉益贤(贵州)健康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公司负责人李东源指着生产线介绍,这家专注刺梨深加工的企业8月底刚投产,订单已纷至沓来。而追溯其落户普定的缘起,竟源于一顿质朴的地摊火锅。
今年63岁的李东源,是来自浙江的医学博士。20多年前,他便与刺梨结下深厚渊源,多次赴贵州考察研究刺梨产业的他,“做刺梨产业”的梦想始终未改。
2022年,李东源找到合作股东,正式计划在贵州投资建厂,他们考察多地后,经人介绍来到普定调研。
“那是个深冬,普定县工商联党组书记胡宜春带我们吃了顿街边的地摊火锅。”李东源回忆,铁锅里咕嘟冒泡,几盘土豆、豆腐、青菜简单摆在桌上,没有半点铺张。
“这顿火锅彻底打动了我。”李东源说,当地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令人印象深刻。用餐时,胡宜春将普定的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情况讲解得清晰透彻,专业又真诚,那一刻他便萌生了在普定扎根的念头。
胡宜春也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第一次见面赶上寒冬,想着吃火锅能暖暖身子。”他说,李东源后来多次称赞这种见面方式“不讲排场,让人心里踏实。”“别去其他地方了,就像这火锅一样,在普定把事业做得红红火火,我们一定全心全意做好服务。”胡宜春当时这样承诺。
其实,李东源早已下定决心做刺梨产业,只是在选择落户地点上还在犹豫,而后来“卖房建厂”的举动,正是其决心的体现。
原来,第一次考察后,因股东分歧,合作曾一度搁浅,但他并未放弃。2024年,李东源果断卖掉杭州的5套房产,筹集2000多万元资金,再次回到普定并敲定投资。
“普定的营商环境没有让我失望。”李东源感慨道。2024年7月他签约落户后,当地政府当月就协调解决厂房问题,保障项目如期建设;2025年7月,企业提出建设冷库的需求,相关部门迅速协调,仅用1个月就建成投用,及时满足生产需要。
优质的营商环境坚定了李东源的扩产信心。他看中了普定经开区一块闲置10余年的57亩土地,计划用于二期工程建设,但该地产权涉及原投资方,需政府牵线协调。普定经开区管委会投促局副局长孙永付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原投资方沟通洽谈,最终促成协议——沉睡的土地被盘活,企业二期工程顺利提上日程。
“从落户到投产,我们全程靠前服务。”普定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董华介绍,“无论是注册、建厂还是生产,只要企业遇到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协调跟进,就是要让企业安心发展、放心扩产。”
据介绍,二期工程建成后,该公司总投资将超过1亿元,可带动200余人就业。目前,已有数十名当地村民在一期工厂上班,从事包装、仓储、物流等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二期工程即将启动,我们将对刺梨进行深度开发,为贵州刺梨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李东源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