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闵孝:冷水鱼“游”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9/19 10:10:17
来源:江口县委宣传部

江口闵孝:冷水鱼“游”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字体:

  黔东腹地,梵净西麓,清泉涌流、生态绝佳。近年来,江口县闵孝镇依托得天独厚的冷水资源,精准发力“水产业”、做实做强“水经济”,将发展冷水鱼产业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示范产业,走出一条“以水养鱼、以鱼富民、以业兴村”的绿色发展新路。

  家门口就业,生活更安心

  2021年,闵孝镇成功引进贵州鼎基石寻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规模200余亩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建成贵州省最大的单体冷水鱼养殖基地,极大提升当地水产业规模与现代化水平。

  “这里位于梵净山西麓,是武陵山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山泉清冽、常年不息,水温适宜,是冷水鱼生长的天然优良场所。”公司总经理王华江表示,优异的生态条件是选择落户闵孝的关键。

  目前,基地冷水鱼产品除销往国内多个主要城市外,还成功出口海外市场,产值已达4200余万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300余万元。

  鱼良溪村党总支部书记杨再炼介绍:“冷水鱼产业项目实现联农带农分红资金25万元,惠及全镇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帮助2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包括多名脱贫群众,人均年收入明显提高。”

  “自从基地建成,我就在这儿干活。离家近,照顾家里也方便,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生活越来越有奔头。”鱼良溪村脱贫户杨明全满意地说。

  党建引领产业,共走致富路

  “这些鱼池是我们乡村振兴的‘聚宝盆’。咱们养的鱼味道鲜、肉质嫩,市场上供不应求!”梵净山冷水鱼繁育有限公司负责人、北京客商杨仕杰笑着说,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已带动十余户村民参与合作养殖,共同走上致富路。

  村民杨建权高兴地说:“公司常年提供务工机会,每天能有80元收入,冷水鱼产业实实在在拓宽了我们的增收渠道。”

  “作为一名党员,自己富了不算成功,带动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才是真的富。”自2015年起,杨仕杰就积极带动有意向、有能力的村民投身鱼苗养殖,手把手教技术。今年,公司还与当地学校签订营养餐供应协议,既稳定了销路,也让学生吃上了放心鱼。

  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焕新颜

  从最初的小型鱼苗池,到如今343亩的现代化养殖基地;从默默无闻到产品走向规模化、市场化……冷水鱼产业为闵孝镇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对于未来,杨仕杰计划在初级加工基础上,持续拓展市场、加强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带动本村及周边村镇冷水鱼产业协同发展。

  闵孝镇党委书记周博表示,近年来,镇党委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冷水养殖发展大格局,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镇已建成4家规模化冷水鱼养殖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年产量约1500吨,产值超千万元,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今,闵孝镇冷水鱼产业“游”向广阔市场,不仅富了群众“口袋”,更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未来,闵孝镇将持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推动水产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迈进,让“中国冷水鱼之乡”名片更亮、底色更足,绘就“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侯曦茜)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