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驰援榕江-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6/30 16:58:48
来源:新华网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驰援榕江

字体:

  新华社贵阳6月30日电(记者郑明鸿)6月28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再次遭遇洪水袭击,截至当日18时,当地8000余名干部已紧急组织撤离转移群众共计11992户41574人。目前,洪水退去,清淤清障等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洪灾发生后,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奔赴榕江支援抗灾救险,阿里木江·哈力克便是其中一员。

  27日,远在乌鲁木齐的阿里木江从网上得知榕江县遭遇特大洪水。次日,他便踏上驰援之路,自费采购4头当地黄牛,连夜宰杀后送至榕江县忠诚镇忠诚村合约食堂,并主动走进后厨帮忙切肉,为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提供饮食保障。

  “贵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毕节生活了很长时间,当年贵州人民对我非常好。听到榕江遭遇洪灾的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就赶过来了。”阿里木江言语间满是牵挂。

  回溯过往,2001年,阿里木江来到毕节以卖羊肉串为生。尽管生意日渐红火,他的钱包却始终“不鼓”,因为他将大量收入都用于捐资助学。

  2002年,他在镇远县扑灭山火后,将政府奖励的300元,又添上自己的200元,一并捐给了家庭贫困的女生。“我不是冲着钱才去救火的,这笔钱我不能收,一定要送给有需要的人。”阿里木江说。

  此后,阿里木江的善举从未间断。2003年12月,他为患肾病交不起医疗费的男孩周勇组织捐款;2007年11月,他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为大方县达溪镇聚河小学送去181个新书包;听闻有41名小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冒雨送去5000元。

  “教育能改变命运,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我感到无比幸福。”阿里木江说。

  2006年,阿里木江揣着5000元来到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打算资助困难学生。学院被其真诚打动,决定将这笔全校金额最少的助学金命名为“阿里木助学金”。

  在毕节,他直接资助的贫困学生超百人,若算上赠送学习用品的学生,惠及人数达数百人。

  在助人时出手大方的阿里木江,对自己却十分“吝啬”。在毕节的日子里,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他穿了4年多,常以一个馕、一杯水充饥,经营的羊肉串小吃摊每日营业至凌晨。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11年,他烤制的羊肉串达30多万串,所得10多万元利润几乎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生活并不富裕的他,因急公好义、乐善好施,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并于2011年9月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29日下午,刚结束忠诚村合约食堂帮忙工作的阿里木江,又踏上采购黄牛的路途,“灾情严重,救援人员太辛苦,我就想让他们吃得好一点。”朴实的话语,传递着他最真挚的善意。

【纠错】 【责任编辑: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