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特色水果产业种植面积达105万亩
绿水青山孕育甜蜜经济
初夏时节,黔西南州迎来水果丰收盛宴。樱桃红若玛瑙、桑葚紫玉垂枝、枇杷金黄圆润……漫山的鲜果不仅点亮了青山翠谷,更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奔赴山间,体验采摘乐趣,感受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与甜蜜。
在兴义市顶效街道楼纳村枇杷种植基地,套着保护袋的枇杷犹如串串灯笼悬挂枝头。剥开纸袋,一颗颗橙黄饱满的枇杷散发着诱人果香。
1000余亩大五星枇杷丰收,吸引不少市民来到果园尝鲜这份甜蜜。“楼纳的枇杷甜度高、肉质细腻,这几年我都会在成熟期约上亲友,前来采摘选购。”兴义市民范寿奇告诉记者,本地种植的枇杷口感好,采摘时还能欣赏乡村美景,享受城市生活难得的田园休闲时刻。
游客手提采摘篮,或摘或尝,打卡拍照,满意十足。一旁,果农与收购商也正高效协作,采摘、分拣、装箱、物流环环相扣,将这份夏日甜蜜快速发往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市场。
从“枝头鲜”到“全国甜”,楼纳村还通过线上销售,让枇杷搭上电商快车,直达全国消费者的果篮。
位于兴义市马岭街道龙井村的鑫桂源果业基地同样果味十足,游客们穿梭其间,精心挑选熟透的水果。据悉,鑫桂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在龙井村建设了800亩精品水果基地,种有枇杷、桃子、蜂糖李、桑葚、樱桃和树莓。
“上周我的朋友刚从兴义旅游回去。他晒出的照片里,果园实景太诱人了。这周末我便决定带着孩子自驾来体验。刚摘了些桑葚,口感非常棒,准备多带些回去给家人尝尝。我们也拍下不少美景。”来自安顺的游客袁宏向记者展示手机里刚拍的短视频。
以果引客,擦亮乡村新名片的同时,也酿出了甜蜜经济新图景。近年来,兴义市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特色水果种植,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特色水果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截至2024年底,全市水果种植面积逾21.19万亩,其中投产果园面积达12.96万亩,年产量约18.1万吨。
瓜果的飘香,不只在兴义。水果是黔西南州大力发展的十大特色产业之一。从温带水果樱桃、桃子、李子,到亚热带水果柑橘、猕猴桃、枇杷、葡萄,再到热带的芒果、火龙果、百香果、香蕉……依托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温润的生态优势,黔西南州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种植面积达105万亩。“晴隆脐橙”“册亨糯米蕉”等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贞丰火龙果、安龙葡萄、望谟百香果等也同样颇具市场影响力,产品远销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市场,品牌效应持续释放。
以绿水青山孕育甜蜜经济,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及自然条件,赋予了黔西南州水果好口感和多品类的优势。如今,“采摘+农旅+美食”的一站式消费,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农文旅融合发展方兴未艾,成为该州乡村产业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记者 张恒 杨诗雨 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