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康养之都的崛起与魅力-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5/09 16:54:49
来源:新华网

贵州六盘水:康养之都的崛起与魅力

字体:

  新华网贵阳5月9日电 在多彩贵州的西部,一座因“19℃夏天”闻名的城市--六盘水,正书写着康养产业的新篇章,这座全国首个以气候特征命名的“中国凉都”,不仅是避暑度假的天堂,更成为全年龄段康养旅居的理想之所。

  六盘水市梅花山景区。新华网发(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气候禀赋:19℃的天然康养之都

  5月,当全国多地开始进入“炙烤模式”时,六盘水正以“天然大空调”的生态优势吸引八方游客。六盘水年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97.8%,PM2.5浓度23.1微克/立方米,因其夏季具有“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等独树一帜的气候特点,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24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显示,六盘水市以气候、生态、医疗等17项指标综合评分,连续两年蝉联全国榜首,成为最适合夏季养老的城市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避暑季期间(5月至8月),六盘水市接待过夜游客243.84万人次,接待老年游客63万人次,康养旅游成为消费增长新引擎。且避暑季期间外地订房占比达30.96%,部分游客还养成了“夏住凉都、冬飞海南”的跨季旅居方式。

  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新华网发(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政策引领:政府搭台构建“康养产业共同体”

  气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离不开政策支撑。近年来,六盘水市通过顶层设计引领、多方协同推进,构建起全域康养政策体系。依托“中国凉都”气候优势,2021年出台《六盘水市大健康创新发展工程专项行动方案》《六盘水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构建“医、养、健、管、游、食”六大产业体系。2023年进一步升级“康养+”战略,提出“全域康养、全龄服务、全季运营”目标,推动康养与文旅、医疗、农业、体育等九大产业深度融合。

  在顶层设计下,全市形成“市级统筹、区县特色”的发展格局:钟山区建成95个养老服务机构,构建智慧康养体系;水城区实现39家养老机构与5家三甲医院数据互通,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获评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县;盘州市依托“671三线文化园”打造红色文旅康养核心载体;六枝特区将长角苗非遗技艺转化为体验项目,形成民族康养特色,区内拥有六枝特区中医医院与龙井温泉度假区等康养业态。

  根据《市投资促进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披露,2024年,六盘水市康养产业招商引资额突破200亿元,吸引了华润、万达等企业落户。

  5月6日,游客在六枝特区中医医院体验疗养项目。新华网发(石建生 摄)

  文化铸魂:康养成为身心共修的生活模式

  在六盘水,康养不仅是身体的疗愈,更是心灵的文化归栖。作为多民族聚居地,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积淀,为康养注入独特精神内核:野玉海景区篝火歌舞与民俗体验构成沉浸式文化疗愈场景;布依族“三月三”对歌习俗在钟山区金盆乡等地持续传承,成为民族文化互动的重要载体。三线建设博物馆的“三线精神”情景教学吸引中老年群体参与“精神康养课”;六枝梭戛长角苗生态博物馆与盘州傩戏面具制作工坊,则通过非遗技艺体验,让游客在慢节奏中感受指尖治愈力。

  “文化+康养”的深度融合还催生新型旅居形态:盘州岩博村的“新村民计划”吸引城市人群长租农房,参与刺梨酒酿造、火腿腌制等农事活动,形成“归园田居”式康养;水城古镇的“非遗民宿”推出“一日绣娘”“古法造纸”等体验项目,让文化传承与康养旅居同频共振。数据显示,2024年,超40%的康养游客参与至少1项文化体验活动,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7天以上。依托“凉资源”与“热文化”的叠加优势,六盘水正构建“身体疗养+心灵滋养”的全域康养生态。

  农民画创作中。新华网发(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未来已至:从“工业锈带”到“康养胜地”

  面向未来,六盘水将依托“中国凉都”气候禀赋与“康养胜地”品牌优势,构建“全季节、全龄段、全要素”的康养产业生态体系。根据规划,2025年,全市将建成10个以上森林康养基地,新增康养林5万亩,森林康养步道突破100公里,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滑雪”的四季康养格局。同时引入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前沿手段赋能医养结合,打造集智慧医疗、运动康复、旅居度假于一体的新型康养综合体与活力小镇。为提升区域协同竞争力,六盘水正与海南、重庆等城市建立“候鸟式养老联盟”,联动文旅企业、生态农庄、特色民宿开发农业观光游、林果采摘游、花卉疗愈游等多元产品,让“凉都康养”品牌从西南走向全国。

  这座曾以“江南煤都”闻名的工业城市,正以气候为笔、文化为墨,在立夏时节的蓬勃生机中,挥毫书写从“工业锈带”到“康养胜地”的转型新篇。(石建生)

【纠错】 【责任编辑:卢志佳 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