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三线记忆” 盘州本土话剧《三线日记》成功首演-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4/28 16:35:28
来源:新华网

唤起“三线记忆” 盘州本土话剧《三线日记》成功首演

字体:

观众与话剧宣传海报合影。新华网 李涛涛 摄

  新华网贵阳4月28日电 4月27日晚,以三线建设为题材的原创大型话剧《三线日记》在盘州市盘西会议中心正式上演。

  《三线日记》全剧长近100分钟,故事跨度达60年,剧中刻画了崔振国、张宏宝、刘建新、惠琴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三线人”群像,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以“三线人”身份来到偏远的大西南挥洒热血。精致的舞美与演员们的深情刻画,让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接地气的人物形象逐一展现,还原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三线建设者们的奋斗故事和盘州市工业发展的历程。

  话剧《三线日记》演出现场。新华网 李涛涛 摄

  话剧《三线日记》演出现场。新华网发(杨展凌 摄)

  贵州六盘水盘州市作为三线建设的主阵地之一,留下了许多“三线人”的记忆。整场演出,现场观众跟随剧情发展沉浸在20世纪60年代那段峥嵘岁月中,全神贯注地欣赏着每一段表演。每到精彩之处,观众或开怀大笑,或振奋鼓舞,或感动落泪……演出结束后谈及观后感不少观众情难自禁、潸然泪下。

  话剧《三线日记》演出现场。新华网 李涛涛 摄

  观众在观看话剧《三线日记》演出。新华网 李涛涛 摄

  据了解,主创团队深扎三线建设文化厚土,匠心复刻矿洞实景、手绘历史地图,各方收集200余件老工人日记、照片等珍贵素材,把历史碎片织就成艺术长卷。剧中,时代的抉择、矿洞的惊险、家庭的温情,皆由日记与照片串联成篇,还原了三线历史,以震撼人心的舞台演绎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文化艺术表达。

  “编剧和导演对这部剧的把握非常好,他们把三线的题材呈现在细微之处,细腻地把三线历史串联起来。剧里面的主人翁崔振国18岁就来到西南,建设西南,他也代表了三线建设人的一个缩影,也有很多“三线人”来到六盘水,建设六盘水,我们应该对这些英雄常怀感激之情。”六盘水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石安芳说。

  话剧《三线日记》演出现场。新华网 李涛涛 摄

  话剧《三线日记》演出现场。新华网 李涛涛 摄

  据了解,话剧《三线日记》首演由六盘水市委宣传部指导,盘州市委宣传部、盘州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盘州市总工会、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李涛涛 翟利巧)

【纠错】 【责任编辑: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