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5亿元文旅项目签约折射贵州营商环境之优-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4/27 11:10:11
来源:贵州日报

50.35亿元文旅项目签约折射贵州营商环境之优

字体:

50.35亿元文旅项目签约折射我省营商环境之优

从旅游“流量”到投资“留量”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进行,同期文旅招商会交出亮眼成绩:谋划1000个文旅招商项目,现场签约16个项目,合同投资额达50.35亿元,并签署4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亮眼数据背后,是贵州从“公园省”生态禀赋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跃迁的雄心。贵州以政策红利叠加服务创新,打造“全周期护航”营商环境,向全球投资者展现出一片政策给力、配套完善、创新涌动的投资热土,文旅产业活力持续迸发。

  政府服务有温度

  “虽民宿项目规模小,却获省、市、县、乡多级政府重视,我深感温暖。”上海尧舜集团董事长郭水尧说,他在贵州投资了尧珈·凡舍等多家民宿,其经历正是贵州各级政府秉持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全周期护航营商环境的鲜活例证。

  在贵州,政府服务下沉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政务服务创新贯穿项目落地始终。以安顺黄果树景区为例,景区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夜间旅游产品,构建起多层次、高品质的旅游供给体系。景区实现黄果树、龙宫、屯堡、格凸河景区一站直达,推动大环线运行,并深化动静结合的客流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景区接待能力与游客舒适度。

  从重视小项目到全周期护航,贵州各级政府以“店小二”精神服务企业,营造出“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郭水尧认为,贵州旅游资源丰富,亟待有经验的开发商、投资商开发,其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投资回报有潜力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为贵州文旅投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贵州的魅力不仅在于资源禀赋,更在于其通过价值共创为投资者带来的丰厚回报和长远发展空间。

  “贵州旅游的独特之处在于,能让世界级工程化身旅游吸引物,像超级大桥、‘中国天眼’等,避免了传统旅游项目的高额前期投入。”云南湄公河集团董事长俞锦方说,这种将基础设施转化为旅游资源的创新思维,大幅降低了投资者的前期成本,显著提升了投资回报率。

  2022年至2024年,贵州游客接待量连续三年实现跨越式增长。2022年,马蜂窝创始人、CEO陈罡便将国内总部落户贵阳,围绕旅游产业互联网开展创新实践,整合资源与服务,推动新玩法、潮体验走红。他看好贵州体验旅游,坚信“超级自由行时代,贵州将更出圈、更出片”。

  当下,贵州文旅发展如火如荼,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黄小西吃晚饭”成旅游新名片,“村超”“村BA”火遍全球,精品演艺和创新产品广受好评。这些成功案例为投资者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营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产业创新有活力

  从数字赋能到业态融合,贵州凭借优越的营商环境,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在本届旅发大会上,贵州文旅数字人“黄小西”惊艳登场,成为文旅数字化转型的标志性成果。

  “黄小西”形象巧妙融合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东方女性之美,借助先进虚幻引擎驱动模型渲染与动画制作,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达成智能交互,还与贵州旅游大模型、“一码游贵州”深度联动,为游客带来丰富、精准又便捷的贵州特色旅游智能服务体验。

  与此同时,“一码游贵州”平台3.0版本全新上线,整合全省旅游资源,新增AI导览和全省票务优惠预约功能,极大便利游客出行。平台升级标志着贵州智慧旅游建设迈上新台阶,也为投资者营造了更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

  旅行商大会暨贵州旅游产品推广会上,为推动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贵旅数网公司发起倡议,联合华为云、携程、美团、抖音等20家企业组建“贵州省旅游数智化生态联合体”,现场签订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整合各方优势,加速贵州旅游数智化进程,助力产业跨越发展。

  在贵州,产业创新活力与政府服务温度同频共振。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蓬勃兴起,贵州以“贵人服务”品牌为引领,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让企业创新有底气、发展有盼头。(记者 陈香琳)

【纠错】 【责任编辑: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