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常年在外地工地上“漂”着的汉子,最近终于解决了心头一桩大事——远在老家的父亲刚满60岁,眼瞅着能领养老保险金了,可账户上还欠着1000多元的“历史旧账”。“老爷子连手机支付都不太会用,急得在家直转圈。”郭迪说着摸了摸后脑勺。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社区发了条求助微信。没想到第二天,社区工作人员就架起通过远程视频手把手教他操作。这边郭迪在工地板房里举着手机,那头工作人员直接帮老爷子代缴了欠费,还顺带把养老金申请材料上传到云端。
今年3月,郭迪父亲的养老金准时到账。“现在政府办事像装了‘加速器’,连山沟沟里的老人家都能‘云端办事’!”郭迪激动地搓着手,“以前请一天假回老家,路费都能抵半个月工钱。现在好了,手机点一点,社区帮一片,我在外搬砖都更踏实了,要给咱们社区五星好评”。
便利的背后,是贵州省、毕节市持续推动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于2025年2月印发《毕节市建立完善支持保障机制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的试点方案》,试点开展以来,仅赫章县汉阳街道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及事项办理就达180余人次。今年以来,汉阳街道紧密立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紧扣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目标任务,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跨省通办”“全程网办”“邮寄快办”“预约帮办”“云上视办”“多点可办”六办服务理念,采取资源整合、服务前置、技术赋能等方式,着力解决外出务工人员“政务事”,形成“全链条服务、全周期保障”的汉阳服务。
“联动帮办”实现部门协同破壁垒。汉阳街道联动县政务服务中心,会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等40多家进驻窗口部门,搭建政务服务“智囊团”平台。“汉阳街道现共有劳动力16120人,外出务工劳动力就有5505人,占到了34%,外出务工人员的事就是民生攸关的大事。”汉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清勇说,“我们建立了街道交流服务微信群,当外出务工人员办理事项遇到困难时,及时问策、即时解答、贴心帮办”。
“设岗代办”打造三岗联动作示范。在汉阳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创新设立“远程咨询岗+视频代办岗+综合受理岗”服务体系,创新打造一对一远程咨询服务,对外出务工人员政务事项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媒介,收集所需资料开展代办,节约往返费用和时间。
“提质快办”推动政务服务增质效。对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进行了全新扩容提质改造,根据群众需求合理增设办事窗口,如乡村振兴、就业、养老、医疗等。办理效率大幅提升,实现“只跑一趟路,只进一扇门”的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服务,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提供便利。汉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彬茜说:“我们将始终坚持‘务工人员在哪里,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导向,聚焦务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贡献汉阳力量。”(张东港 赵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