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维度看一季度贵州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4/25 09:09:36
来源:贵州日报

三个维度看一季度贵州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字体:

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

——三个维度看一季度我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4月2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598.45亿元,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开门红”。总体上看,一季度全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一成绩怎么看?4月23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朝晖结合数据,从稳、进、好三个维度介绍了有关情况。

  “稳”的基础支撑有力

  “第一个是‘稳’,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宏观指标开局稳健。”王朝晖说。

  首先是经济增长稳。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00亿元,达到5598.45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与上年全年持平。

  今年,面对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挑战,全省只争朝夕、凝心聚力,展现了强劲的定力和耐心。我省经济发展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今年第一个工作日,全省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推进会召开,把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作为推动今年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紧接着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大会召开。

  回看一季度,工业、旅游、农业,亮点纷呈;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需求、壮大县域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居民就业增收……齐抓共进。

  就业稳。“六六就业稳岗计划”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扩大就业空间。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1.66万人。

  数据背后是民生温度。“以前每月只有四五十单,现在一个月能接一百多甚至两百单。”在遵义市汇川区洗马路街道洗马社区,水电工熊明祥有一笔幸福账单。“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在全省深入推进,得益于社区零工驿站的建成,熊明祥的接单量大幅提升,收入增加了不少。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靠前部署、抓紧抓实各项工作,创新实施项目化抓落实工作机制,推动经济实现‘开门红’。”王朝晖说。

 “进”的动能积蓄成势

  “进”,主要体现在生产需求主要指标稳中有升。

  从生产来看,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总体平稳,增加值同比增长4.3%,特色种植业发展较好,畜牧业生产平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9%,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8.1%,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成效明显。

  看农业。这几天,贵州海花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文春忙于来往上海与山东之间参加国际性花卉园艺展览。“已经与山东、苏杭以及台湾等地区客户达成意向合作!”潘文春介绍,海花草常年出口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目前正加紧与迪拜、芬兰等地的商家联系。一季度,海花草农业科技营业收入542.1万元,销售同比增长41%。

  看工业。我省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坚定做强“六大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富矿精开”,传统产业、特色轻工业、新兴产业发展步履坚实。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经济增速自2023年以来连续8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看旅游。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着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我省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新场景增多、新喜讯不断。一季度,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8.1%和9.9%。

  从需求来看,投资提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比上年全年加快4.3个百分点,比1至2月加快0.4个百分点。

  今年,全省积极发挥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作用,形成更多投资实物工作量,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

  “好”的态势巩固发展

  “好”,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政策效果延续等向新向好。

  全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高技术产业加快成长——

  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52.6%。(记者 王淑宜 刘力维 牟绍莉)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在贵安超级计算中心,服务器24小时不间断地向外输出算力,仅仅1秒钟,数据就可以运算3亿亿次。今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部分渲染工作就在贵安超级计算中心完成。

  一季度,我省工业产品表现十分亮眼,展现了强力的发展韧性和后劲。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67.6%,集成电路增长166.3%,电子元件增长21.8%,铝材增长20.8%,磷矿石增长20.6%,乳制品增长13.9%。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方面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效果明显——

  新消费模式增长较快。即时零售、直播带货持续快速发展,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8.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7.9%。

  新兴动能积蓄增强。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4%;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7.7%。

  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两重”“两新”相关指标持续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记者 王淑宜 刘力维 牟绍莉)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