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石阡多所小学获科创包与爱心书屋-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4/23 18:33:13
来源:新华网

贵州石阡多所小学获科创包与爱心书屋

字体:

  新华网贵阳4月23日电(记者刘智强)日前,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新华社驻阡帮扶工作队、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在贵州省石阡县龙塘镇小学启动“爱心包裹”捐赠暨“南网知行书屋”项目,向16所小学4115名学生发放总价值82.3万元的科创实验包,并为4所乡镇中心小学建设总投入100万元的图书阅览室,以“科学启蒙+阅读养成”双措赋能乡村教育。

  活动现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教育发展部项目处长邹宇航介绍,此次发放的科创包裹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四大领域23项实验器材,包括“会变‘脸’的纸”(酸碱反应实验)、“自制指南针”(磁铁原理)、“伸缩机械手”(工程实践)等趣味教具,配套《使用指南》详解操作步骤与科学原理,部分实验附视频教程。“每个包裹可支持学生完成一学年科学实验,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在动手实践中具象化。”他表示,基金会自2009年发起“爱心包裹”项目以来,已惠及国内外超950万名学生,此次聚焦科创教育,旨在提升乡村儿童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

  南方电网公司铜仁供电局副总工程师王拓宣布,“南网知行书屋”将于9月前建成,每所书屋配备3000余册适配不同学龄的图书,并将开展读书会、名家讲座及“电力科技+阅读”特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变电站、开展能源科普,“让书屋成为多元知识枢纽,帮助孩子通过阅读打开看世界的窗口。”

  作为新华社定点帮扶县,石阡县此前已在新华社助力下建成不少民生项目。新华社驻阡帮扶队队员、龙塘镇党委副书记任洋标说,此次教育帮扶的4115个科创包和4所知行书屋将直接惠及20所学校,“这不仅是物资捐赠,更是为山区孩子种下科学与阅读的种子,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动力。”

  石阡县教育局副局长陶永福说,将建立项目管理台账,把科创包使用纳入科学课教学计划,书屋图书每学期更新,确保公益资源“精准滴灌”。启动仪式上,一场以干冰实验、大气压演示为主的“科学魔法秀”引发学生阵阵惊叹,有学生代表手持科创包说:“终于能自己动手做课本里的实验了!”

  此次行动是“政府引导+企业支持+公益组织执行”乡村振兴模式的典型实践: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挥专业公益平台作用,南方电网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新华社帮扶队打通地方需求对接通道。数据显示,两大项目预计惠及师生超6000人,实现乡镇中心小学科创资源与优质图书“双覆盖”。

  “南网知行书屋项目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打造,更注重阅读习惯培养与知识延伸。”王拓表示,南方电网已累计投入1.5亿元在南方五省建设超300间知行书屋,此次与新华社定点帮扶县合作,是教育帮扶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探索。邹宇航透露,后续基金会将组织志愿者开展“包裹课堂”,指导学生检测生活中液体酸碱性,将科学探究延伸至日常场景。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