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春日的普安县细寨村,嫩绿的秧苗泛起粼粼绿浪,蓝天白云倒影如镜,再衬以小桥流水,一幢幢精致的民宿星罗棋布,村舍中炊烟袅袅、鸡鸣狗吠,俨然是一处“世外桃源”,以赏美景、摘蔬果、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宣讲税费政策。(张杉 摄)
细寨村是首批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而在几年前,这里是一个偏僻落后、缺乏产业支撑的民族村寨,村民纷纷外出打工,细寨村一度成了“空心村”。2023年,贵州普安红茶业集团开始在细寨村打造“进自然”茶生活康乐基地,让闲置农房“老宅重生”,变身精致民宿。如今,“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了细寨村乡村旅游的特色,当地村民迈上了乡村旅游发展新路,一路欢歌奔小康。
“没想到搁置多年的老宅子摇身一变,成了靓丽精致的民宿。”细寨村村民潘先生在一处房屋前激动地说,他将闲置的老屋交给“进自然”打造成了4间漂亮的民宿,每年可享受最低1200元的保底分红。
虽然“进自然”发展前景大有可期,但由于乡村旅游呈现季节性、周期性变化,贵州普安红茶业集团财务人员余勇对企业经营状况表示担忧,“除去民宿日常维护成本,开展宣传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
普安县税务局了解企业难题后,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通过“滴灌式”精准辅导机制,落实“十分钟办税服务圈”新型申报和政策推送方式等举措,推动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精准高效的直达企业,各类涉税疑难问题一站式解决。
“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帮助我们渡过了资金难关,得知一些优惠政策还将延续,更让我们感到惊喜!”余勇说,近年来,公司已经享受了税费减免7万余元,税惠红利犹如“及时雨”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在普安走乡村旅游发展路子的还有联盟村,村民陈德福在当地创办了一家“茶旅农家乐”,据他介绍,经营农家乐每天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今年以来,游客明显比以前多了,我们还能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税费优惠减免,今后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红火。”陈德福高兴地表示。
为助力乡村经济新业态发展,普安县税务局联合了细寨村、联盟村设置了“村委会+税务”的乡村办税服务站点,并培训出一批乡村税费“宣传员”“辅导员”“办税员”,通过“税收院坝会”将专业的政策转换为通俗的对白,将枯燥的说教转换为有趣的互动,让村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同时,搭建“税呼中心”,在线为纳税人开展远程辅导及政策解答,确保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落细。
“现在办税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在‘税呼中心’发起求助,很快就能收到税务部门的答复。同时,税务部门经常主动上门辅导政策,我现在已经能熟练办理相关涉税业务了。”联盟村华会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陈大哥对普安税务部门的服务赞不绝口。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如今的联盟村,水果、蔬菜、咸鸭蛋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日渐兴旺,刺绣、雕刻、蜡染等非遗文化产业也发展快速、逐步成型,一条乡村旅游产业链,村民们正在致富路上前行。下一步,普安县税务局将持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举措,推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地见效,激发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新动能,形成农文旅融合新格局。(吕青黛 张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