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夯基 项目提速 招商聚势
全省各地党组织党员干部一线助发展忙生产
从贵安新区售出第一袋种子到贵定成博机械开工,从黔东南州酸汤工厂飘出的酸香到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有序推进,从田间地头的春耕备耕到工业园区的机器轰鸣……一季度,黔贵大地处处涌动着奋进的浪潮。
“新年第一会”明确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作为2025年全省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第一时间旗帜鲜明传递出“谁英雄谁好汉,‘三个大抓’试试看”的强烈信号。一季度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迅速下沉一线,到产业基地、到项目建设现场、进田间地头,将党旗插在发展最前沿,以项目建设之“进”、招商引资之“效”,汇聚产业发展之“势”。
大抓项目 夯实增长根基
旌旗猎猎,号角催征。
以上率下。2025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省委主要领导带队赴贵阳贵安观摩重大项目,实地调研吉利新能源汽车、宁德时代电池生产线等标杆项目,现场调度产业链协同发展问题,为全省干部树立“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鲜明导向。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奔赴项目一线,现场办公、破解堵点、优化政策,助推重大项目顺利建设、早日达产。
省发展改革委到贵阳市、遵义市一季度项目建设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在贵阳贵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帮扶推进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复工复产,推动“5+3”工作机制项目落地建设。为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省能源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2025年能源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工作。
聚焦“大抓项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靠前服务,项目建设的“贵州速度”不断刷新。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深入实施“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工地上”专项行动,快速稳步推进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在六盘水,双元铝业技改升级项目现场,总经理田海军指着正在安装的电解槽说:“今年目标新增电解铝产能20万吨,有党员干部蹲点协调,信心十足。”
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以“钉钉子”的韧劲,压实“抓”的责任,提高“抓”的能力,激发“抓”的干劲,迅速行动起来,不负春光起好步、乘势而上开新局。
大抓产业 激活发展动能
产业兴则经济兴。位于六盘水市水城经济开发区的贵州莹月帆科技集团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与工人的操作声交织成“生产交响曲”。
围绕“大抓产业”,全省各级党组织积极谋划、认真部署,党员干部靠前服务产业发展。
面对企业急难愁盼,贵安综保区干部职工深入包联企业走访调研,为企业疏堵、减负、撑腰、赋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驻企服务”让技术升级与产能释放无缝衔接;黔南州福泉市选派党员干部到企业担任特派员职务,履行党建指导、政企沟通等职责,有效推动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黔西南州安龙县,贵州鹏昇纸业的生产线上,纸以每日330吨的产能下线,党员干部牵头组织安全检查,保障生产安全;在毕节市黔西经济开发区的服饰企业车间内,熨烫、裁剪、缝制的流水线井然有序,党员先锋岗带头攻坚订单任务。
从“车间党建”到“田间服务”,党组织的身影成为产业振兴的“红色引擎”。
遵义市余庆县等多地组织党员先锋队、农业服务中心骨干等,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给农户教方法、送技术,党员干部既当“指挥员”“指导员”又当“战斗员”;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党员干部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协调资源保障生产连续性,半月产值突破1500万元;黔东南州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党员技术骨干带头攻关,研发符合欧美市场的酸汤底料,2月成功出口加拿大,3月进军美国市场。
贵州锚定“3533”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各地党员干部下沉产业一线,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破解用工、资金、技术等难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
大抓招商 汇聚发展活水
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省国资委召开2025年国资国企招商工作部署会,提出从“项目思维”转向“生态思维”,全面提高招商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局长谢强介绍,该局2025年将发挥园区产业招商的主阵地作用,聚焦“六大产业基地”招引龙头企业。
招商引资作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党员干部既当“推销员”又做“服务员”,推动产业生态与营商环境双优化。
走进贵阳市观山湖区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生产车间一派繁忙,企业抓生产、赶工期的热度迎面扑来。“吉利整车项目从落地到追加投资、扩大产业布局,得益于贵州党员干部‘一对一’对接服务,从政策解读到用地审批等全程护航。”贵州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实干争春早,奋进正当时。全省党员干部以“拼”的精神、“实”的作风、“闯”的劲头,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产业夯基、项目提速、招商聚势,阔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记者 张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