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旅居生活带动乡村焕新-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4/03 11:13:08
来源:新华网

田园旅居生活带动乡村焕新

字体:

  新华社贵阳4月3日电 题:田园旅居生活带动乡村焕新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又到春暖花开时,贵阳市红枫湖畔成片的樱花、油菜花竞相盛放,一条环湖的旅居产业示范带正在这里逐步成形。

  走进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关口组,一排蓝白相间的建筑映入眼帘。站在自家“蓝悦咖啡”的招牌前,村民罗忠贞开心地讲起村里的变化。

  “现在不比湖对面的兴隆组差!”罗忠贞说,大冲村因发展乡村旅游早就小有名气,但在上一轮发展热潮中,关口组因人居环境差等原因没赶上趟,村民收入还是靠传统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

  3月26日拍摄的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关口组入户道路。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大冲村紧邻的红枫湖是一个因修建电站而形成的人工湖。总水域面积57.2平方公里,其中28.4平方公里在红枫湖镇内。2001年成为国家4A级景区后,独特的湖光山色让周边村寨一跃成为人们悠闲度假的好去处。

  “同样是临近湖湾,为什么对岸的兴隆组客人往来不绝,而关口组却无人问津?”大冲村村委会副主任林科忠思考这个问题很多年。

  近年来,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贵州省“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要求,贵阳大力开展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农村“五治”工作,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房屋立面改造、通组路提升、路灯照明工程、污水终端设施等项目陆续在关口组实施。

  “一共76户村民有32户把房屋按民宿改造,配套规划的食堂、市集也在逐步落实……”林科忠说,关口组布依族人口多,通过外出考察、邀请专家出谋划策,他们决定走一条弘扬民族文化的旅居之路。

  3月26日拍摄的“田野集·蓝调小院”外景。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去年开业的“湖缘梦舍”内部有一个非遗手工作坊。主理人李阳梅此前在贵州雷山、榕江等地开民宿,被村里动员回来,担任民宿协会的技术指导。

  走进老房子改造而来的院落,室内布置满满民族风情。“文化就是最好的装修。”李阳梅笑着说,前不久她只是随手在朋友圈发了几张民宿照和湖景照,就有一名安徽客人预订了房间整整一周。

  寨子尽头的“田野集·蓝调小院”在保留地方元素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让这里能够推窗见湖、花海环绕,即便是工作日,也有不少游客来此打卡赏景。

  3月26日,游客在“田野集·蓝调小院”聚餐。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越来越多的人到乡村生活、康养、创业。”红枫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钰说,环湖村寨过去也面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今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居产业,正在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

  记者了解到,在贵阳像大冲村这样因乡村旅居而改变的村寨还有很多。数据显示,当地已累计盘活闲置农房上千栋,去年接待旅居游客18万人次,其中省外客源约占74%,分别较上年增长41.4%、80%。

  行业人士认为,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公共设施、服务配套等均有明显改善,能满足旅居客对品质和便捷生活的需求。田园生活的“松弛感”也对城市人群具有吸引力,旅居有望为乡村旅游和乡村建设提供新动力和新方向。

【纠错】 【责任编辑: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