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安顺“兵支书”乡村振兴“战场”建新功-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4/03 17:18:33
来源:新华网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安顺“兵支书”乡村振兴“战场”建新功

字体:

  新华网贵阳4月3日电(周远钢)乘坐观光小火车穿行田间,在花海畅游,感受不一样的春日浪漫;登上观景台俯瞰,乡村景色如画,充满生机……眼下,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昊禹·稻花乡里”田园综合体的油菜花竞相绽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踏春赏景。

平元村春景。新华网发

  谁能想到,这个八年前还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匮乏的小山村,如今,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100万元。平元村这些年的变化,平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正强都记得十分清楚。他既是村子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退伍不褪色

  肖正强今年44岁,1997年入伍,2002年入党。2005年,肖正强结束8年军旅生涯,光荣退伍回乡,到安顺市紫云县开始了经营建材的创业之路,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找了不少钱,安顿好家里,没了后顾之忧,还是想为家乡作贡献。”2016年,肖正强放下建材生意回到平元村,在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村支书,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

  “想得简单了,实际上村干部不好当,当了两个月后曾想打退堂鼓。但当兵的人都有种念头,要么不干,要么就干好。”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肖正强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吸纳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和青年骨干加入村“两委”队伍,增强组织战斗力。

平元村村委会办公楼一角。新华网 周远钢 摄

  2017年底,平元村被平坝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村”。“2017年以来,平元村8个自然寨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安装路灯500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出行更方便了。”肖正强清楚记得,2017年村里成立合作社后,种植莲花白赚了38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开门红”,“一开始村民们都不相信村里能赚钱,如今村集体经济已累计赚了160多万元”。

  肖正强介绍,如今,平元村“两委”坚持以每周例会学习新思想、新政策,凝聚发展合力。

肖正强(左三)查看苗木长势。新华网发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平元村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通过探索“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发展了蔬菜、生猪养殖、苗圃、花椒等特色产业,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2021年以来,肖正强抓住农旅融合发展机遇,依托村里的飞虎山古人类遗址和万亩大坝优势,引入企业打造“昊禹·稻花乡里”田园综合体,发展观光农业。该综合体2024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解决20人长期务工,临时务工约1万人次,每年发放工资100万元左右,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飞虎山古人类遗址(资料图)。新华网 周远钢 摄

  “60岁以上老兵当调解员,出面协调村里的大事小情,很公平公正。8年来,村里未出现过一起上访事件,做到了矛盾不出村。”肖正强说,退役军人在平元村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了大作用。2024年8月,肖正强推动成立平元村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开设家政、保洁等课程,已为160多名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岗位,覆盖周边40多所中小学。

  如今,平元村构建了多元产业体系,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等蓬勃发展。“近些年村子发展得更好了,全村共874户3100多人,买了750多辆小车。”肖正强说,村里2017年以前有近1000人在外务工,目前已经有半数回到了家乡实现就业。

平元村一景(资料图)。新华网 周远钢 摄

  闯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肖正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等荣誉。他用行动诠释担当,勇做“排头兵”,与平元村群众共闯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肖正强(左二)与同事讨论平元村发展情况。新华网 周远钢 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些都和我们息息相关,相信在国家的支持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近期,肖正强忙着向乡亲们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我们将走好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今年要做好草莓园、蛋鸡养殖、米粉加工厂以及中药材种植工作,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对于平元村的发展,肖正强充满信心。

平元村一景(资料图)。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在安顺,有近千名像肖正强这样的“兵支书”在岗位上奋斗着,在基层党建、乡村治理、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此外,安顺市还积极培育一批“兵经理”“兵校长”“兵工匠”等先进模范,不断激发退役军人干事创业的热情。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 卢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