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春茶争“香”有方-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4/01 10:09:22
来源:贵州日报

黔北春茶争“香”有方

字体:

技术赋能提质效 品质提升铸品牌

黔北春茶争“香”有方

  春回大地,黔北茶山绿浪翻涌。

  3月24日,晨雾尚未散去,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河口镇银杉茶园内已是一片忙碌。60余名采茶工穿梭于茶垄间,手指翻飞,嫩绿的芽尖精准落入竹篓。

  与采茶工人一同忙碌的,还有专业技术人员。该县农业农村局茶叶办技术人员伯潍亮耐心地对茶叶采摘进行现场指导:“特级的茶叶,芽长于叶。采茶应先采顶端,才能保证侧芽营养供应。”

  伯潍亮介绍,采茶得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芽折断,而非掐断。掐的话,一两个小时后茶叶颜色就会变暗,影响品质。茶叶采摘技术的高低,不仅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影响茶树的生长。“2025年,道真的春茶产量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10%以上。”伯潍亮说。

  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遵义市茶园面积达200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6万吨左右。3月下旬,春茶进入全面开采期,遵义市各区县市正抢抓农时,采下一片片新绿,为客人捎去一缕春意。

  在余庆县白茶主产区花山苗族乡,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百余名茶农参加农技专题培训。培训重点包括白茶提质增效技术、春茶生产技术和茶叶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旨在实现茶叶产量高、品质优的目标。

  “我们将根据春茶生产的进度,重点关注倒春寒、茶树病虫害和茶叶采摘标准化等问题,提供点对点、点对面的技术服务,确保春茶高质量生产。”余庆县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王智介绍。

  在这个春天,湄潭县约60万亩茶园同样生机勃勃。3月24日,该县2025年“上春山·采茶去”春茶开采活动在象山茶园基地启幕。“今年的采茶活动将升级为系列活动,通过机剪茶园标准化管理、新茶饮专区打造,按照统一标准管理并举办开采活动,为茶博会预热造势,推广湄潭茶文化。”该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冬介绍。

  近年来,遵义市凭借卓越的茶叶品质和产业优势,先后被授予“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茶叶出口最具竞争力产区”“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品牌”等称号,茶产业综合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贵州省第一。

  为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发展,湄潭县出台“一亩一证”茶园经营权流转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积极探索茶树林经营权流转新模式,加快推动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通过将茶树林资源转化为资产,以茶树林经营权流转交易带动茶产品期货定制,实现多元化投入、产销对接、茶旅融合发展,全方位提升茶产业价值。

  凤冈县土壤中富集的锌硒元素,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提升茶叶的品质,凤冈推行以草抑草、以虫治虫、智慧农业、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并对农资销售、农资使用、产品质量端开展“三端治理”,保证茶叶质量安全。

  随着产业的升级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遵义茶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宽。今年春季,遵义市文旅局推出的“2025遵义赏花采茶地图”,为游客精心挑选了31个采茶体验地,游客可以在茶海骑行,感受茶香扑鼻;在茶庄亲手制茶,体验传统工艺;在天下第一壶博览园,探寻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上春山、采春茶,当游客沉浸式体验春日限定的独特魅力时,茶农的笑脸与茶山的翠绿相映成趣,生动诠释着“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美好故事。(记者 程佩佩 吴浩宇)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 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