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耕”新不负春-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2/18 10:09:52
来源:贵州日报

万象“耕”新不负春

字体: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耕”新。

  春寒还未完全消退,关岭大地已经涌起春耕备耕热潮。老农人和新农人纷纷抖擞精神,拿起农具、开动机器来到田间地头,用镰刀锄头的碰撞声、割草机的马达声,奏响春耕“前奏曲”。

  护好“第一果”

  “春节前,枇杷花开正盛,闻到的是满园香气。春节后的几天,枇杷已经坐果,看到的是丰收愿景。”对于春节前后的作物生长状况,安顺市关岭自治县上关镇乐安村的村民们格外关注,因为这关系到村里的明星水果——五星大枇杷的收成。

  乐安村地处低热河谷地带,气候比周边要暖和,因此枇杷果期早、生长快。短短几天,枇杷果实越长越大,等果实直径接近1厘米时,村民们坐不住了:“走,上山!”枇杷春季管护和套袋的关键时期到了。

  那一天,是2月7日。乐安村枇杷种植基地的山脚下,20余名果农在技术人员带领下,除草、施肥、疏果、压条、套袋。下午收工时,枇杷树枝上扎着一个个橘红色果袋,如同一片花海。

  “套袋后,我们计划播撒薄荷、何首乌等中草药种子,用来抑制杂草生长,然后进行灌溉。由于管护面积大、果实成熟早,我们要加紧管理进程。”现场技术人员谢海滨说。

  乐安村党支部书记李诗仙也没闲着。村里枇杷种植面积逾千亩,既有村集体集中管护的枇杷基地,也有村民自种的小块果园,管护水平不一。李诗仙经常带着村干部,一遍遍“敲门”,提醒大家不误农时、科学管理。

  “水果产业是乐安村的支柱产业,五星大枇杷是村里的‘开春第一果’。今年这个‘开门红’我们一定要拿下!”这是全村共同的心声。

  种好致富菜

  与乐安村相比,30公里之外的龙潭街道许土村明显冷了几分,但这挡不住村民们春耕备耕的热情。

  2月10日一大早,村民卢毓辉带着十余名工人来到菜园,清理去年残留的豆角架。“这块地有28亩,去年种的是黄瓜和豆角,今年计划种茄子,这样可以平衡土壤养分、减少病虫害发生。现在整理好地,等过两天秧苗一到,就可以栽种了。”卢毓辉说。

  几年前,卢毓辉认准蔬菜产业市场前景,承包了70多亩地,“我另外一块地有48亩,等种完茄子,就清理那块地,到了4月份种黄瓜。黄瓜收完种豆角,一年种两季蔬菜……”

  科学的种植和管理带来了连年丰收。2024年,他种植的蔬菜销售额超过100万元,收获40余万元净利润的同时,也为村民们带来30余万元务工收入。

  在卢毓辉带动下,许土村一些村民也积极参与,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达320亩。

  规模化种植,也吸引更多企业来村里采购蔬菜。“我们挑选了几家优质的批发商签订协议,让全村蔬菜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能卖得出、卖得好。”卢毓辉说。

  备好优质苗

  许土村能大面积种植蔬菜,离不开优良苗源的支持。关岭断桥镇蔬菜育苗中心就是他们选苗、购苗的好去处。

  近日,记者来到该中心温室大棚看到,10余名工人正在忙而有序地播种、浇水、补苗及施肥,已经育出的蔬菜秧苗绿油油的,长势格外喜人。

  “为了备战春耕工作,我们育苗中心正在加班加点搞生产,努力为附近农户春耕提供优质种苗。”该中心负责人刘兵兵说,目前准备了400多万株优质种苗,包括辣椒苗200多万株、茄子嫁接苗100多万株、西红柿苗60多万株,此外还有瓜果类种苗30多万株,可以满足2000多亩地的种植需求。

  “这几年我都来这里购苗。不仅距离近、运输方便,育苗质量也很好。去年我采购了7万株茄子苗和黄瓜苗,盈利50万元左右。今年我又来买3万株辣椒苗,相信会有好收成。”花江镇种植大户龙朝周说。

  据了解,断桥镇蔬菜育苗中心于2021年2月投入运行,目前是关岭自治县最大的现代化蔬菜种苗育苗基地。该中心占地8640平方米,有3栋现代化蔬菜育苗大棚和162个移动苗床,年蔬菜育苗能力达3500万株,能满足1.9万亩蔬菜种植用苗需求。同时,该中心还通过育苗大棚温控系统、苗床自动化喷淋系统等现代化设施,让种子出苗率达98%以上,极大提高育苗质效。

  育好苗,种好菜,结好果。关岭大地上春潮涌动,到处上演着“抢抓农时盼丰收”的场景。(记者 苑庆磊)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