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装机占比不断提升,已成为贵州第二大装机电源。为应对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间歇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积极探索新型储能发展路径,加快推进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贵州电网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41.5万千瓦,贵州新型储能发展迈上新台阶,成为南方电网新型储能规模最大调节最优,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贵州电网公司印发了南方电网首部电化学储能电站调度运行管理规定,为储能电站的“三公”调度、合理高效利用及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提供了制度保障。
“提升储能‘可控’水平,将调控周期由3分钟减少至5秒钟,实现了对储能电站充、放电功率的实时控制,效率大幅提升。”贵州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调与新能源部总经理贺先强说。
针对储能峰平谷充电电价时段与新能源实际发电特性不完全匹配的情况,贵州电网公司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储能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通过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机制、探索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等措施,增强企业参与储能市场的积极性,解决储能调用消纳新能源的瓶颈。此外,贵州电网公司还积极推动储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加快储能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
2024年,贵州新型储能共完成充放电调用4885场次,按全容量折算等效循环次数4831次,累计充电电量12.68亿千瓦时,放电电量9.63亿千瓦时。通过合理安全储能调用增加消纳新能源电量6.22亿千瓦时,最大限度减少了新能源弃电,缓解了调峰压力,同时在度冬和春节期间最大放电电力160万千瓦,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供应紧张形势,有效提升了电网调节能力,保障了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贵州依托煤电能源产业优势,以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新型能源保障体系。同时,新型储能的建设助推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储能”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下一步,贵州电网公司将继续加大新型储能发展力度,优化储能布局,推进储能市场化运营,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丰富交易品种,通过灵活有效的市场化手段,促进新型储能“一体多用、分时复用”,进一步丰富储能的市场化商业模式,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调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陈举 李松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