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播”激活乡村“一池春水”-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2/11 09:34:35
来源:贵州日报

“村播”激活乡村“一池春水”

字体:

  连日来,安顺市普定县黄桶街道后寨村蔬菜基地的白菜苔供不应求,每天销量逾3000斤。

  火爆销量背后,“村播”是推手。

  “家人们放心拍,早拍早发货……”1月23日下午,后寨村的蒋女士正坐在蔬菜基地内热情地直播着。她手捧白菜苔,详细介绍其种植过程、烹饪方法及食用口感。

  她的身后,是无边无际、绿意盎然的白菜苔田地。数小时直播后,当天采摘的白菜苔被抢购一空,共销售200余单,逾3000斤。自2024年11月白菜苔成熟以来,作为“村播”的一员,蒋女士就坚守在蔬菜基地直播带货,每天至少直播4小时。

  “村播”这一形式最早出现在2019年。村民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网友推介农产品或农副产品,为产品销售注入了新活力。在后寨村的直播基地内,像蒋女士这样的“村播”还有很多。一个蔬菜基地内,三四名主播分散在田间地头同时进行直播,场面十分热闹。

  安顺“90后”孙刚也是“村播”队伍中的一员。自2022年起,他的足迹遍布安顺各个区县,已经进行了200余场直播。

  “安顺能带货的农特产品太多了。”孙刚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两年里,他接触了大量安顺的农特产品。比如李子就有蜂糖李、杨武李、冰脆李等多种类型,这些在网络上都非常受欢迎。

  2022年,孙刚通过直播带货,帮助普定一个葡萄园解决了滞销问题。他发现该葡萄味道可口、品质上乘,但价格却不高。最终,他与老板商定,通过直播售卖。很快,葡萄便销售一空,购买者来自全国各地。

  “我觉得‘村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孙刚表示,这个职业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帮助本地农民销售农特产品。

  通过“村播”,后寨村蔬菜基地的白菜苔,目前销售量已过万单,日均销售量达3000斤。

  “网络的力量真的太强大了。”基地负责人张朝维感慨。(记者 杨媛媛)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