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网 周远钢 摄
新华网贵阳2月10日电(周远钢)从动漫手办到建筑玻璃,从忙碌的生产车间到热闹的叉车培训基地……春节假期后,贵州毕节市全面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各企业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扩产能,政府部门靠前服务解难题,共同冲刺2025年首季“开门红”。
工人在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网 周远钢 摄
走进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专注地组装、质检动漫手办,初音未来、海贼王、鬼灭之刃等热门IP产品从这里走向全球市场。明月工艺是一家致力于动漫衍生品开发和生产的企业,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在粤黔东西部协作政策牵引下,2021年在毕节高新区成立分公司。2024年,毕节明月工艺公司销售额突破1.1亿元。
动漫手办成品。新华网 周远钢 摄
“我们不缺订单,只缺人。公司包吃住,员工工资4000元起步,高的能拿到1万元左右。”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人事主管彭茜介绍,目前公司建成240条动漫手办生产线,现有员工1300多人,“公司2月5日正式复工,今年的生产计划已经排满。今年要再招700人,全力保障订单交付”。
工人在毕节明钧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在毕节明钧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各生产线作业有序,切割、镀膜、检测等工序无缝衔接,在工作人员的监看下,一块块高品质建筑玻璃被智能机械臂精准抓取、打包,排队等候发往全国各地。据介绍,该公司在春节期间采取调休轮换模式,全年4条玻璃生产线生产不停休,节后迅速实现全员返岗,2月5日正式步入节后生产节奏,公司2025年生产目标定为500万平方米。
工人在毕节明钧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在毕节市壹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翼禾叉车培训基地),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理论培训和实操训练。
“我们瞄准长三角地区叉车工用工量大的特点,培训能‘一站式’解决大型物流机构和汽车厂商的用工需求。” 该基地培训负责人华晓刚介绍,2024年,基地共开展了96期培训,培训学员4813人,逐渐创建了“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培训品牌,通过开展定向培训,让合格学员结业即就业,目前已推荐2800多人实现就业。
毕节市壹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翼禾叉车培训基地)学员在上课。新华网 周远钢 摄
为保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毕节市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落实各项惠企政策,通过线上直播带岗、线下举办招聘会等形式,尽力促成求职者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如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开展访企探企活动,全面摸清辖区内规上企业、重点企业节后用工需求情况;对留在家乡就业人员,围绕市内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培训意愿,支持企业开展订单定岗培训,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对新外出务工人员,找准“有活没人干”的企业,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培训模式,促进培训后尽快转移就业。
毕节市壹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翼禾叉车培训基地)学员在上课。新华网 周远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