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珍丰富大湾区“菜篮子”-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2/07 09:04:37
来源:贵州日报

乌蒙山珍丰富大湾区“菜篮子”

字体:

  近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第十三批)认定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毕节市共有30个基地成功入选,认定产品涵盖了辣椒、蜂糖李、桃子、葡萄、生猪、肉牛、赤松茸等10多个品种,此次贵州省共认定生产基地61个,毕节占全省49.2%,认定数量全省第一,毕节俨然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重要生产基地。

  走进毕节市纳雍县新房乡长沟村,贵州纳新越秀农牧有限公司的生猪养殖场格外引人注目。自2022年落户纳雍县,公司累计投资1.8亿元,在长沟村建成一个年出栏10万头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经过3年的精心运营,养殖场已步入正轨,183亩的场地内,存栏猪超过3.3万头。这里的生猪凭借绿色健康的养殖方式和上乘的肉质,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名单。

  养殖场负责人徐允生说:“我们这里自然环境好,食料优质,养出来的猪品质高,营养丰富。成为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后,产品价格提升了,销路也更广了,这让我们更有底气扩大养殖规模。”

  目前,该养殖场解决了纳雍和周边县区50余人的稳定就业。徐允生表示:“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未来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从2024年到2026年,养殖场每年拿出21000余元分红给长沟村的脱贫户,助力巩固脱贫成果,让村民们共享发展红利。

  同样受益的还有毕节盛园蛋业有限公司。“因为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在毕节和广州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我们与广东胜佳超市、华润万家超市、广州市钱大妈供应链有限公司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销往广州、深圳的鸡蛋占比约80%。”公司负责人介绍,养殖基地现有蛋鸡70万羽,蛋鸡生产车间年产鸡蛋1.5亿枚,年销售额近1.3亿元。

  自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毕节市与广州市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19年,双方签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据统计,2020年以来,毕节市连续5年获得广州对口帮扶协作资金97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申报认定和奖补工作,极大地激发了经营主体的申报积极性,推动基地建设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毕节市已累计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49个,其中有效期内基地137个,认定总量全省第一。这些基地涵盖蔬菜、水果、食用菌、肉牛、生猪、土鸡、蛋鸡、水产等多个品类,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农产品,丰富了大湾区消费者的餐桌,也成为毕节市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记者 周恩宇)

【纠错】 【责任编辑:邓娴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