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文化场馆里的年味-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2/03 09:52:58
来源:贵州日报

文化中国行丨文化场馆里的年味

字体: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选择在春节假期走进文化场馆,度过一个“文化年、艺术年”。逛文化馆过大年,也正逐渐成为春节期间的“新年俗”。

  “过年好!”2月1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讲解员们身穿喜气洋洋的中国红背心,站在场馆入口,迎接第一批前来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和家长。整齐列队,10余名小朋友兴高采烈地走进场馆,参加“博物馆里过大年”研学活动。

  “在汉朝也有压岁钱,但那时候叫‘压胜钱’,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主要起装饰作用。正面通常是一些吉祥话,如龙凤呈祥、天下太平,背面则是龙凤、乌龟、星辰等吉祥图案。”研学活动指导老师刘发明向小朋友娓娓道来。

  “都被你压歪了。”“你选的颜色真好看!”……欢声笑语中,逐渐有小朋友完成古钱币拓片制作,“很简单,用了蓝色、红色、黑色的油墨,古色古香。”小学生周鹏哲开心地向爸爸分享。

  生肖文化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元素,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一楼序厅和负一楼微展区“巳蛇贺春”展览前人头攒动,争相拍摄“蛇”元素作品。72件作品,分为“画蛇添福”“灵蛇献瑞”两个单元,涵盖蛇在传统文化中招财纳福的象征意义,蛇类动物标本和艺术作品,同样让前来参加研学活动的小朋友们观展学习热情高涨。

  走进贵州省博物馆,可在“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探寻贵州30万年历史文化通史;可在“黔地本草经——贵州中草药文化展”感受黔药奥妙;可在“偶遇——贵州木偶艺术展”感受传统木偶与创新展陈手段的融合。一个个高颜值展览、展陈多元化,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很符合年轻人的欣赏喜好。

  “木偶戏既古老又年轻,‘偶遇—木偶艺术展’,作为2024年度收官之作,共展出14个贵州木偶戏经典剧目,100余件木偶作品,希望通过该展能让大家找回童真、童趣和对木偶剧的喜爱。”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说。

  日日有精彩,贵州民族文化宫里写福字、做花灯、民族刺绣学习、泥塑壁灯制作体验等12场活动如期举行,令人目不暇接。贵州省图书馆城市书房24小时不打烊,为市民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多样文化需求。

  “第六届中国民族美术作品展”目前也在贵州美术馆展出。国画、油画、版画等200余幅作品在1至8号展厅展出,歌颂江山壮丽、人民豪迈。

  7号展厅内,绘画爱好者潘立浈用手机拍下作品细细观看,连连发出感慨:“中国幅员辽阔,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不少作品以寓意吉祥的种种物象入画,讨的就是节庆里的好彩头,真是让人大饱眼福。”

  新春佳节,文化场馆与大众的“双向奔赴”分外精彩,富有创意和特色的展览与活动,让人在文化空间中凝望厚重历史,“对话”多彩贵州,赋予过大年以全新的仪式感。(记者 姜雨熙)

【纠错】 【责任编辑: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