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喧天、烟花璀璨,贵州迎来申遗后的首个春节。对于在贵州生活了十年的弗雷德里克・摩尔而言,这十年,是他一步步加深对中国农历新年理解的过程。
来自法国的弗雷德里克,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法”,他是贵州省小轮车队的总教练。他不仅为这支年轻的队伍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年轻选手,作为一名“贵州女婿”,他也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在距离家乡9000公里外的地方,感受到了温暖与团圆,在春节中寻得了一份特殊的“归属感”。
当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时,“老法”的训练场也不例外。训练基地被精心布置一新,挂上了灯笼,贴上了春联,队员们身着红色训练服,一场“新春特别训练”正在进行,让浓浓的年味丝毫不缺席。队员们骑着小轮车在赛道终点完成飞跃,寓意着新年能够更上一层楼。
“刚来中国的时候,我对春节的印象仅仅是贴春联、放烟花、吃饺子。但随着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逐渐体会到这些习俗背后的深刻意味——春节真正的核心是‘团圆’。”“老法”说道,每到春节,他都会和家人、队员、朋友们一起度过,大家一起包饺子、贴春联、吃腊味、放爆竹,共同分享热气腾腾的贵州年味。
“文化的魅力还在于分享。”“老法”会在春节时给家人制作法式面包,同时也会学习如何包饺子。饭桌上,中法菜肴相互交织,碰撞出别样的年味。这份跨文化的交融,让他在异国他乡找到了真正的归属感。从最初的文化“旁观者”,到如今的深度“融入者”,“老法”的春节体验见证着中法文化在贵州的交融与共鸣,也诠释着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贵州是新的家。”对“老法”来说,家的定义早已不再局限于国籍或地域,而是情感的归属。在贵州,他拥有自己的事业,还有一群陪伴他度过无数个春节的亲密朋友和家人。这十年,他不仅在这里生活,更在这里扎下了根,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也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
夜色渐深,烟花在夜空中绚烂绽放,灯笼映红了街巷。和“老法”一样,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贵州共赴一场“新年之约”,见证着文化的交融,也收获了一份跨越国界的温暖记忆。(记者 王旗 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