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家住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的伍康芬一大早就出门了。小儿子定居贵阳,一年难得回来几次,伍康芬要好好准备这桌团圆饭。
伍康芬住在黄果树大道旁的小巷里,出门就能到镇宁北街菜市场。这里位于县城的城中心,一年四季热闹非凡,供给着周边住户的每日三餐。时逢除夕,大多数本地人早就备好年货,该准备的“硬菜”也已采购到位,菜场却仍如往常般人声鼎沸,叫卖声、讨价声不绝于耳。仔细听,有不少人说的方言夹杂着些许外地口音,显然,他们都是长年在外,逢节假才回一趟家的年轻人。
伍康芬挤进菜场,在人流之中走走停停。菜场里划分出几片区域,肉摊集中在一个大棚下,摊位整齐排列,干货、香料、水产等则有自己的门面,门头高挂的招牌五颜六色,摊位上辣椒火红、豆腐雪白、干鱼干虾泛着银光,水池里还有鱼虾活蹦乱跳。
“虾多少钱一斤?”
“40块!”
“还是拿条鱼吧。”
“收你23块。”
伍康芬付了钱,站在门口等着店家帮忙把鱼处理干净。
近几年,镇宁北街菜市场售卖的食材品种越来越丰富,人们对食材的需求也更加多元,贵州虽不产海鲜,但鱼虾蟹贝也常常出现在这座小城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镇宁北街菜市场里的支记海鲜商行在近几年里发展壮大,在这个小小的菜市场里占了两三个铺面,除夕这天,每个铺面前都排着长龙,五六名店员在水池边帮顾客捞鱼、抓螃蟹、称鲜虾,三四名店员在店里杀鱼,忙得不可开交。
春节期间,菜价多少会有些上浮,这在伍康芬看来是人之常情。她边走边看,白菜薹4元一斤,番茄3元一斤,萝卜2元一斤……还有小孙女最爱吃的豌豆,8元一斤。即使价格涨了一些,但都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一路提着大包小包,伍康芬最后停在乡愁风薯片店门前。炸辣椒分微辣、中辣和特辣3种辣度,炸洋芋片也有麻辣、蒜香、海苔等各种风味,伍康芬此前刷短视频时见过,这种炸洋芋片在贵阳是“网红零食”,猜想小孙女或许也爱吃,便买了蒜香、麻辣两种口味凑成一斤。
从15时开始,东街上的人家开始陆续响起鞭炮声,在镇宁,放鞭炮就意味着这家人的年夜饭要开始了。伍康芬家也做好准备,16道菜一一上桌,除了每年必备的盐菜肉、辣子鸡、糟辣鱼,还有大媳妇叫外卖送来的新鲜三文鱼。
席间,小儿子关心道:“妈,你腿脚不好,菜场人多路滑,要注意别摔了。”
“现在的菜场干净得很,买菜回来鞋都不会脏。”伍康芬一边说着一边夹了些白菜薹放进正在沸腾的鸡汤里,招呼道,“这菜薹是早上农民现摘来卖的,从地里到锅里,可能还没超过8个小时。”
一家人举杯欢庆,互道祝福,佳节团聚,乡愁与思念在人间烟火中升腾。(记者 彭芳蓉)